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 李 娟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提问。本文从注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和能力,侧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意在抛砖引玉,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在所有的自然学科中,数学这门学科是基础,是打开其他学科的钥匙,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具有很强的思维性、逻辑性和推理性。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从小学数学抓起,从基础抓起,小学数学教师是小学生的启蒙教师,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必须要立足数学课堂,遵循新课改的思路,建立数学素质教育的体系,将数学课堂变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让学生多看、多动手,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注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的,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产生浓厚的积极性,并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的教育学理论倡导“三主”的教育理念,即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线索,以实现学生探究为主体,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乐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在讲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时,我没有机械地进行讲授,而是设计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游戏进行引导,通过实物展示,四盏小灯笼为一组的共3组;六面小红旗为一组的2组;五朵小红花为一组的4组;我让学生先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共有多少小灯笼?多少小红旗?多少小红花?学生们很快就能列出算式:4+4+4=12;6+6=12;5+5+5+5=20;这时我让学生寻找这些算式的规律,同学们很快就能指出,三个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并得出了三个4相加;两个6相加;四个5相加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逐渐增加了难道,问学生:如果有40个5相加会怎样去列出算式呢?会不会用法去写很长很长的算式呢?学生会悟出,如果用加法会太麻烦,必须要有一种更加快捷的方法,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乘法的认识。再通过让学生对比40个5的加法算式,学生就会感觉到乘法的简便与快捷。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数学教师要变学生的缺点为优点,正确引导学生,让“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具准备中,让学生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圆柱,给圆柱穿上了华丽的外衣,这样就形象地交给学生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再比如,在讲授圆柱的容积时,我让学生通过观看往圆柱里倒水,来展示圆柱体积认识,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多视角地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在这样的情景下就会形象地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也容易让学生理解。
二、重点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和能力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思维是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在提高学生智力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智力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核心。实际上,现在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注重数学思维的形成,往往是就题论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难以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学生的思维中去挖掘学生的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侧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素养,是一种潜在而朦胧的思维意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必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联系,要重点培养学生怎样学,而并不仅仅是学会数学知识。可以说创新意识并不是在“学会”中培养的,而是在“会学”中锻炼的。所以“学会”主要看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积累了知识,而“会学”则侧重于学生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侧重于怎样去探究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会了知识,才能去掌握方法,因此“学会”是“会学”的前提和基础,“会学”是“学会”的进一步创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必须要在会学中才能形成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必须要在逐步的锻炼中得到保证。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数学练习题的设计,注意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又要注重学生创新才能的引导和发挥。还要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数学练习题都是对于生活的实际提炼,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设计试题的时候,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还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学生,都要实现进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东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使每一类的学生都能有所创造。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师要将学生逐步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解脱出来,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追求素质教育的最佳结果,使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不但学到知识,还能锻炼能力,提高素养,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在所有的自然学科中,数学这门学科是基础,是打开其他学科的钥匙,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具有很强的思维性、逻辑性和推理性。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从小学数学抓起,从基础抓起,小学数学教师是小学生的启蒙教师,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必须要立足数学课堂,遵循新课改的思路,建立数学素质教育的体系,将数学课堂变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让学生多看、多动手,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注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的,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产生浓厚的积极性,并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的教育学理论倡导“三主”的教育理念,即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线索,以实现学生探究为主体,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乐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在讲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时,我没有机械地进行讲授,而是设计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游戏进行引导,通过实物展示,四盏小灯笼为一组的共3组;六面小红旗为一组的2组;五朵小红花为一组的4组;我让学生先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共有多少小灯笼?多少小红旗?多少小红花?学生们很快就能列出算式:4+4+4=12;6+6=12;5+5+5+5=20;这时我让学生寻找这些算式的规律,同学们很快就能指出,三个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并得出了三个4相加;两个6相加;四个5相加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逐渐增加了难道,问学生:如果有40个5相加会怎样去列出算式呢?会不会用法去写很长很长的算式呢?学生会悟出,如果用加法会太麻烦,必须要有一种更加快捷的方法,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乘法的认识。再通过让学生对比40个5的加法算式,学生就会感觉到乘法的简便与快捷。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数学教师要变学生的缺点为优点,正确引导学生,让“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具准备中,让学生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圆柱,给圆柱穿上了华丽的外衣,这样就形象地交给学生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再比如,在讲授圆柱的容积时,我让学生通过观看往圆柱里倒水,来展示圆柱体积认识,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多视角地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在这样的情景下就会形象地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也容易让学生理解。
二、重点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和能力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思维是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在提高学生智力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智力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核心。实际上,现在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注重数学思维的形成,往往是就题论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难以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学生的思维中去挖掘学生的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侧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素养,是一种潜在而朦胧的思维意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必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联系,要重点培养学生怎样学,而并不仅仅是学会数学知识。可以说创新意识并不是在“学会”中培养的,而是在“会学”中锻炼的。所以“学会”主要看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积累了知识,而“会学”则侧重于学生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侧重于怎样去探究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会了知识,才能去掌握方法,因此“学会”是“会学”的前提和基础,“会学”是“学会”的进一步创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必须要在会学中才能形成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必须要在逐步的锻炼中得到保证。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数学练习题的设计,注意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又要注重学生创新才能的引导和发挥。还要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数学练习题都是对于生活的实际提炼,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设计试题的时候,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还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学生,都要实现进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东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使每一类的学生都能有所创造。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师要将学生逐步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解脱出来,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追求素质教育的最佳结果,使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不但学到知识,还能锻炼能力,提高素养,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