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吴 静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黄河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在进入中年级段之后,就开始逐渐接触到习作练习,无论是周记还是作文都是令学生无计可施的作业,没有作文素材和词汇积累导致无从下笔的尴尬现象。因此需要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就要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习作的理解。思维导图就是通过树状图或使关系图的形式将有关的知识点展示出来,一般由文字、图形、图标等组成,通过分析写作题目,能够对题目进行延展,以文字为载体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该文章主要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做明确分析。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习作教学;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在小学习作和功课复习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能够将复杂的知识有条理的呈现给学生。在习作时,写作题目类似于一棵树干;写作大纲就如同树枝;段落里的文字就组成了叶片。而在复习时,不同枝干间通过知识点相串联,学生在温习功课时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在语文学科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思路,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习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小学中段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一旦遇到写作就会手足无措,想不起来要写什么内容;绞尽脑汁的一番思索之后会发现作文素材依然是之前已经使用过的陈词滥调,没有任何新颖创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现如今的电子产品所取代,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自然,抬头望一望星辰、回首嗅一嗅花香、侧耳听一听鸟语、扬手捕一只鸣蝉。对生活常识的缺乏,造成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课堂之上通过氛围的营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一些五彩缤纷的照片和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组合在一起,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让学生活跃起来,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
(二)帮助学生构建习作知识框架
部分学生不会写作的原因是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而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已经在中年级之前阅读了大量的绘本和少儿版课外书,但是依然在写作时毫无头绪。这是因为学生缺少协作思维意识和协作技巧能力,不会把之前所记忆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搭建不起来习作的知识框架。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可以将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习作的题目入手,一级一级的梳理好协作的框架,然后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逐步填充内容。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协作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协作的技巧。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入相关理论知识教学
小学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一般都与教材的章节内容有密切联系,这是在开展习作教学时,需要从教材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学生切实可见的文章内容来提炼文章的重点,再用升华后的故事内容和故事框架套用到实际的写作中来。教材内容在习作之前已经做了详细讲解,学生通过把写作题目和文章题目更换之后,就能梳理出文章的脉络,从而开展习作练习。
(二)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习作提纲
小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文章的各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悄无声息的方式就是对文章做提纲挈领,梳理文章框架。之前对此举动并没有深刻的意识,指导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语文的习作和教学中来,方才理解这一方法早已经教师所采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学生通过寻找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或者对自然段进行思想总结,自己就可以结合教师的板书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框架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长时间的不懈练习,这种学习方法已经内化到心里,在开始写作时,通过打腹稿的形式就已经对文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教师布置习作题目是“夏天的夜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协作框架,如夏天的炎热、天空的星星、忽明忽暗的萤火虫。教师通过对景物的提点,让学生整理写作素材完善写作内容,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小学生的想象力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把两各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正是有了这种想象力才有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以后的实践埋下种子。在小学生的习作练习中,也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眼前的事物,而是能着眼于远处,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
例如,教师布置的习作题目是“我的……”,在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范读两篇优秀作文。比如“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我的家乡民风淳朴邻里互助。再比如“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温婉贤淑、乐于助人,我的妈妈日夜为我操劳,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我看见妈妈鬓角的白发。通过给学生展示优秀的作文事例,让学生能够对这类作文的写作形式有几分了解。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根据文章题目去自由创作。
(四)利用思维导图收集作文素材
在已经具备文章的架构体系之后,就要有充实的内容去做填充,小学生临时抱佛脚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因此在平时就要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对生活要多进行细微的观察、对一些有意境的诗句和华丽的词语要养成摘抄并背诵的习惯,当腹有诗书时教师无论安排什么样的题目,都可以在素材库中进行知识的检索和提取,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联想,使整篇文章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对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目前只是应用在习作和功课温习中,其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很有前瞻性的,在学生步入初中和高中甚至毕业工作岗位之后,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更高难度的知识体系,构建更加有条理的支持框架。由此可见,思维导图虽然着手于现在,但是却着眼于未来。
参考文献:
[1]朱柯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4):243.
[2]陈莎.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课外语文(上), 2018, (003):152-153.
[3]黎桂燕.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文学少年, 2019, (016):1.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习作教学;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在小学习作和功课复习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能够将复杂的知识有条理的呈现给学生。在习作时,写作题目类似于一棵树干;写作大纲就如同树枝;段落里的文字就组成了叶片。而在复习时,不同枝干间通过知识点相串联,学生在温习功课时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在语文学科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思路,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习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小学中段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一旦遇到写作就会手足无措,想不起来要写什么内容;绞尽脑汁的一番思索之后会发现作文素材依然是之前已经使用过的陈词滥调,没有任何新颖创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现如今的电子产品所取代,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自然,抬头望一望星辰、回首嗅一嗅花香、侧耳听一听鸟语、扬手捕一只鸣蝉。对生活常识的缺乏,造成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课堂之上通过氛围的营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一些五彩缤纷的照片和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组合在一起,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让学生活跃起来,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
(二)帮助学生构建习作知识框架
部分学生不会写作的原因是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而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已经在中年级之前阅读了大量的绘本和少儿版课外书,但是依然在写作时毫无头绪。这是因为学生缺少协作思维意识和协作技巧能力,不会把之前所记忆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搭建不起来习作的知识框架。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可以将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习作的题目入手,一级一级的梳理好协作的框架,然后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逐步填充内容。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协作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协作的技巧。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入相关理论知识教学
小学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一般都与教材的章节内容有密切联系,这是在开展习作教学时,需要从教材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学生切实可见的文章内容来提炼文章的重点,再用升华后的故事内容和故事框架套用到实际的写作中来。教材内容在习作之前已经做了详细讲解,学生通过把写作题目和文章题目更换之后,就能梳理出文章的脉络,从而开展习作练习。
(二)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习作提纲
小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文章的各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悄无声息的方式就是对文章做提纲挈领,梳理文章框架。之前对此举动并没有深刻的意识,指导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语文的习作和教学中来,方才理解这一方法早已经教师所采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学生通过寻找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或者对自然段进行思想总结,自己就可以结合教师的板书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框架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长时间的不懈练习,这种学习方法已经内化到心里,在开始写作时,通过打腹稿的形式就已经对文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教师布置习作题目是“夏天的夜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协作框架,如夏天的炎热、天空的星星、忽明忽暗的萤火虫。教师通过对景物的提点,让学生整理写作素材完善写作内容,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小学生的想象力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把两各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正是有了这种想象力才有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以后的实践埋下种子。在小学生的习作练习中,也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眼前的事物,而是能着眼于远处,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
例如,教师布置的习作题目是“我的……”,在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范读两篇优秀作文。比如“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我的家乡民风淳朴邻里互助。再比如“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温婉贤淑、乐于助人,我的妈妈日夜为我操劳,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我看见妈妈鬓角的白发。通过给学生展示优秀的作文事例,让学生能够对这类作文的写作形式有几分了解。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根据文章题目去自由创作。
(四)利用思维导图收集作文素材
在已经具备文章的架构体系之后,就要有充实的内容去做填充,小学生临时抱佛脚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因此在平时就要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对生活要多进行细微的观察、对一些有意境的诗句和华丽的词语要养成摘抄并背诵的习惯,当腹有诗书时教师无论安排什么样的题目,都可以在素材库中进行知识的检索和提取,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联想,使整篇文章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对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目前只是应用在习作和功课温习中,其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很有前瞻性的,在学生步入初中和高中甚至毕业工作岗位之后,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更高难度的知识体系,构建更加有条理的支持框架。由此可见,思维导图虽然着手于现在,但是却着眼于未来。
参考文献:
[1]朱柯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4):243.
[2]陈莎.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课外语文(上), 2018, (003):152-153.
[3]黎桂燕.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文学少年, 2019, (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