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摭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作者】 臧凤娟

【机构】 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台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现代化基础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其中一大鲜明特点。信息技术以其生动、形象、简洁、动态等诸多优势博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然而信息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与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语文阅读应该是开放而包容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阅读教学也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予以鼓励,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正确的阅读理解技巧尚未完全掌握,因此面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也会包含更多的主观性,即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对阅读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和收获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而非直接指出标准正确的模板,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启发。以前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并没有与学生进行高效的互动,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配合直接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的映衬下充分发挥其效用,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1、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深度融合,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讲解成为学生习惯依赖的本意,而缺乏主动探索的意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显得更加生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于课堂教学中。之后,再结合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等形式。例如,解读《观潮》这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真实场面,用真实的动态画面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刺激,激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兴奋感,并让学生对涨潮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让学生寻找文中关于涨潮场面的描写,总结课文的写作顺序、写作结构等等,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深度融合,让学习渠道多起来
  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拓更多的学习渠道,完成课前预习。在《乡下人家》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本文最大的特点,即文字画面感极其强烈,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图片形式展示文章各部分所描绘的景象,并穿插文字描述,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如文章开篇从门前写起,抓住了瓜架上瓜、藤、叶的颜色进行描写,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瓜藤攀架图”;接着文章以“有些人家”衔接,依着时令介绍门前的鲜花时,教师就可以出示一幅“花开三季图”;而在学生读到“还有些人家”,作者笔锋一转,视线转向屋后的青竹和鲜笋时,紧随其后,多媒体图片切换为“雨后春笋图”。通过这样由图片丰富学生视觉体验,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欲望的驱使下提高學习效率,从而让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
  3、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就是繁琐,一个字有多重含义,对某一个段落的阅读还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情绪等,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形成学科枯燥性。要想尽办法让课堂氛围变得有趣化,这是长期以来困扰每位教师的问题。微课形式是生动而具体的视频信息,可能是一段学生很熟悉的动画,配以简单的文字和标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传统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一大段文字,包括作者基本信息、当时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情感、释义等,这些都是冰冷的文字。而现在使用微课教学,接触的缺失活灵活现的动画,这在感官上就,势必让授课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也会更乐于接受这类课程。例如《独坐敬亭山》,传统课程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情感。而微课的引入让学习内容以视頻形式呈现可更快吸引学生眼球。天上没有鸟儿的踪迹,就连浮云也不愿意留下,场景中就只剩下一座高耸的山峰和作者本人,配合苍凉的背景音乐,可让学生很快融入这首诗的意境之中,自然而然会引发学生的疑惑和好奇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之后对学生加以引导,给学生讲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心情。小学生群体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深入感知课文中知识点,单纯文字很难直观让学生认识到文字背后或刚或柔的气势。小学语文课程不管是散文、诗歌及文言文,都有其独到之处。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研究,对文字背后的精髓深入了解,势必是一种遗憾。这点对于文言文更为致命,因为古文的写作十分重视情境的塑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单纯以文字形式对学生呈现,势必造成感官上的缺失。
  4、微课辅助学生作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知识是易忘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可能对阅读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了解会慢慢变弱,又回到学生单纯对文字“咀嚼”的阶段。微课教学可有效改善这一点。教师选择或制成的微课件,都是对文章最精髓部分的归纳总结,并且它的时长不会很长。教师在下一堂课时可再拿出来对学生进行记忆加深,或将微课件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之外自己就可进行观看。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知识的再次加固。有了微课件,不用百遍,制定相应的课后作业。例如,学了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搜索其他有关风景的文章,或对老师选定的文章进行归纳评价,将学生兴趣转化为实际动力,强化阅读效果,加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老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编排一个古诗词小剧场,老师可进行课外指导让学生将古诗词很好地应用在故事里,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些古诗词文化背景。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在作业的设置中也尽可能避免这种形式,可让学生针对古诗的理解和运用用另外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呈现。一般情况下,描写景色的古诗可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所以学生在画画的时候也可选用比较贴近的颜色,这样可更准确表达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5、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要求不高,在不失根本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文章字里行间的探索。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尤为重要。但这一过程非一日之功,是利在千秋的事情,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小学语文教学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最基础也是最好的途径。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帮助作用,师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以问答为前提基础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佳,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优质。
  参考文献:
  [1]康飞.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5.
  [2]赵小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2020(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