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维度

【作者】 1.陈 萍 2.栾风城

【机构】 1.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东关小学 ;2.山东省安丘市凌河街道慈埠小学



【正文】小学语文怎么教,这是一个多元开放的话题。从理论研究者到一线教师,都能给出无数的答案,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许多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做法、新成果,提出了许多关于小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的真知灼见。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关键是要把握以下六个维度。
  一、学生立场
  学生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背离了这一命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迷失了方向。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小学的语文就是学生的语文。学生立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尊重学生。渴望被尊重,这是人的本能,也是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用学生的眼睛去审视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凝听心声,用学生的心智去思考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接近学生,切合学生的心理、感受、趣味、话语和思维方式,使学生主动建构和悦纳。再次要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不能用“一刀切”和“齐步走”来统一规范和要求每一个孩子,尤其要善于接纳那些“发展迟缓”的学生,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尽情绽放。
  第二是发现学生。这是我们展开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思维去推测和设想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我们并没有读懂学生,更没有真正发现学生。表现在教学上,我们喜欢把学生当成一张随意涂抹的“白纸”;或将学生“理想化”,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发展;或将学生“低矮化”,忽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其实,学生是一个期待“打开的世界”,当我们真正发现他们的时候,这个世界充盈着无限的潜能、生机和美好。
  第三是引领学生。引领学生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学本质上说是一种引领。引领是什么?引领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一种在“发现”基础上的顺势而为,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点燃一支火把,是把学生带到他们快乐的“果园”里去欣赏、攀援、品尝,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二、成长逻辑
  “学生”是生命成长的一个特定阶段。既然是一个成长阶段,就必然显示出其生命发展的阶段性和独特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然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特定阶段所特有的成长逻辑。
  首先要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节律和次序。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学生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学生的样子。”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按照学生内在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不能揠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急切地驱赶他们远离童年,要有足够的耐心,静待“生命的花开”。
  其次要把学生当着“成长中的人”。成长意味着什么?成长意味着他们还显得稚嫩,还不够成熟,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
  其三是要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来设计和开展我们的教学。教学只有遵循并不断调适自身以符合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逻辑,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学。
  三、游戏精神
  学生天生就是一个游戏者,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接触世界、感悟生活、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彰显学生的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深度融合。游戏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目前的提法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语文味道
  “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也好,理解为语言文学也好,理解为语言文章也好,“语文姓语”这是毋庸置疑的。语文既然姓语,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坚守语文的自觉,用语文的方式上语文课,让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王崧舟认为:“语文味”表现为“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陈钟梁先生认为:“辨词析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因为在不少名家名篇中,一些原始的、最细小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有时却是最基本、最有质量、最含有语文味的,而且,往往是全息的,能够带动全文的。”尽管以上专家关于“语文味”的论述有些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的本体,抓住“语言”这个关键,引导学生去理解、揣摩、感悟、品味、积累、运用,让孩子在“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咬文嚼字”“圈点勾画”中走向深度的语文学习。“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立科之本,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关键,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触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
  五、开放视野
  小学语文到底姓“小”还是姓“大”?这曾经是一度热议的话题。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争论,因为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为“小语姓小”是就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对象性而言的,而强调“小语姓大”是就小学语文的教学视野和丰富内容而言的。本人这里所说的就是后者。小学语文必须树立开放的视野,让敞开的语文与敞开的学生美丽相遇。
  六、奠基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为学生今后的生命成长奠基的阶段,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那么,究竟奠什么基呢?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得很清楚:“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里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三个“奠基”:一是“工具奠基”,二是“人文奠基”,三是“发展奠基”。
  孙双金老师说得好:“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是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学生的心田里播撒语文的种子,激励他们热爱语文、喜欢语文,兴味盎然地走进母语的故乡,过有意义、有品质的语文生活,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