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巧用学具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效

【作者】 毛芳敏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第二小学



【正文】  【摘 要】 数学被人们称为“冰冷的皇后”,其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是学生获得能力的重要载体。但数学知识抽象、复杂,学生难以内化和理解,学习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为了促进学生内化新知,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应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透过知识的表层掌握知识的内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具操作;高效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打天下,弱化了学具的运用,教学模式单一,灌输、讲解占据着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忽视,学习效果差。因此,教师应扭转以往的做法,在课堂中适时地应用学具,唤醒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
  一、在引入处操作学具,诱发兴趣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潜心研究教材内容,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在知识衔接处应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新知产生期待,无形之中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注入了原动力。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张正方形纸。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折出这张纸的,可以横着折,也可以竖着折,然后涂色表示。这样的操作简单,学生很快完成,露出了微笑。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分别折这张纸的看看有什么发现。这样的操作也不复杂,学生通过涂色区域,很快得出:因为这几个分数都和相等,所以可以写出等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从左往右看,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新知时,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形成鲜活的教学资源,然后让学生围绕生成的资源进行探索,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具趣味性和有效。
  二、在疑难处操作学具,促进理解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认知经验不足,难以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对知识的重难点,如何进行化解是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教师可以运用学具,让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突破学习难点,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思维链,降低学习的难度,更好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倍数关系”是小学数学课本中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小棒,课堂开始时,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一个学生拿出9根小棒,另一个学生拿出3根小棒,然后进行比较,让学生说出想法。学生从“多”和“少”的角度进行比较,认为9根小棒比3根小棒多,多了6根,3根小棒比9根小棒少,少了6根。基于此,教师顺势问道:“拿出的两堆小棒除了从多和少的角度描述它们的关系,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描述它们的关系?”问题提出后,课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教师继续说:“如果拿出3根小棒,看成1份,那么拿出的9根小棒,有这样的几份呢?”“3份。”教师顺势引出“倍”:“如果将3根小棒看成一份,那么9根小棒有这样的3份,可以说9根小棒是3根小棒的3倍。”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问:“1.如果从9根小棒里面取走1根,剩下的根数还是3根小棒的3倍吗?为什么?2.让一个学生拿出10根小棒,另一个学生拿出2根小棒,这时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倍数关系?3.你用小棒,还可以算出怎样的倍数关系?”通过这样几个问题,不断强化学生对“倍”的认识。“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不好理解。上述案例中教师另辟蹊径,将学生经常见到的小棒引入课堂,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以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呈现,轻松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让学生自主地完成知识建构,触摸数学知识的本质。
  三、在错误处操作学具,掌握本质
  学生出现错误,是他们认知能力的真实反映,是他们出现了思维障碍。如果对学生的错误置之不理,或者冷处理,学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相类似的错误,这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作为数学教师,应放慢授课的脚步,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进行自省和顿悟,剖析错因,主动地纠正错误,掌握知识的本质。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这样的问题:“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这样算的:15+10=25(厘米),25×2=50(厘米),10×4=40(厘米),50-40=10(厘米)。学生的解题思路非常明确,用长方形的周长减去正方形的周长,但这是不对的。为了让学生找出错误,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纸自己剪一剪,看看有什么发现。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原先的解答方式是不对的,剩下图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周长是30厘米。要计算剩下图形的周长,要先判断出它的长和宽,然后才能进行计算。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简单地告知,然后讲解,而是让学生操作学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探寻出错因,就形成了正确的解答方式。这比教师直接告知效果好得多,也避免了学生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四、在升华处操作学具,拓展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操作学具是建构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之一。但如果一直让学生停留在操作学具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阶段,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数学是抽象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帮助学生跳出具体的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历“感性—表象—理性”的过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跳出思维束缚,培养学生的推理水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深入浅出。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后,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正方体?”课堂陷入了沉默,学生们不知怎样解答。有学生提议可以用正方体摆一摆,其他学生也表示同意,都想一探究竟。学生们很快投入到动手操作中,发现至少需要8个正方体。可见,如果单纯让学生思考,很难得出结论,但学具的引入,就自然降低了难度,学生很快得出了结论。似乎这道题目可以画上句号了,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因为学生后续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只能依靠摆小正方体才能解决,这样的学习很显然是浅层次的。于是教师因势利导,向学生追问:“为什么会是8个正方体呢?是不是背后有什么奥秘呢?”教师的话给了学生启发,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结果后,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让学生及时地跳出直观的操作,促进思维的拔节,实现认知的升华,建构解答这类问题的模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应的结论,还积累了相应的经验,提升了思维的创造性和深刻性。
  总之,学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小助手”。因此,在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改变以往“一讲到底”的情况,适时地引入学具,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学会数学思考,更好地提升数学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