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家校合作 携手共育

【作者】 肖华生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正文】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需要我们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放在同等的地位,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校共育新模式。
  一、当前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校合作方式单一?
  目前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家长会,将学生在一段时间来的基本表现转达给家长,除了比较调皮或者平时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多一点儿外,大多数家长与教师之间还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就算是开展家长会,家长更多的是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充当听众的角色,很少有机会和教师探讨和交流教育方法和技巧。
  2、家校合作缺乏连贯性
  从当前家校合作来看,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等缺乏关注。在家校合作中,只是注重对学生短时期的成长和发展展开合作,而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培养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3、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且大多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4、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5、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
  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以后能够赚钱就可以,对于孩子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其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家长不在乎,这种情况下更不会进行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的模式在这样的家庭很难开展。
  二、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探究
  1、建立“家长委员会”共管共建制度。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出面在家长中宣传,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一年时间的接触了解,一批思想素质高、文化水平高、号召能力强的家长浮出水面,但家长委员会成员最好是来自社会各阶层懂教育、甘愿奉献、教子有方的家长,最后通过选举,产生家委会代表。这些成员必须对家委会工作有激情,并热心于公益事业。在班级家委会初步建立后,再由每个班举荐一位家长到年级,成立年级家委会,依此类推,成立学校家委会。
  家长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目标,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使行为规范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与学校教育机构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机构,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2、推进科学有效的家访制度。
  多年来,学校建立科学的家访制度,持之以恒地推进“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号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深入学生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送知识、送方法、送温暖”的家访大行动。及时把新理念、新方法送给家长,把关爱送给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孩子,重点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3、坚持“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制度。
  学校有大型的全校性活动,如入学教育汇报、校园文化节、文艺汇演、誓师大会、教学开放周等,邀请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展示学生风采,学校形象。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也促进了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拉近了师生距离。而每一次的开放活动,也是令家长最为开心、最为自豪的日子。为学校作贡献的家长被表彰,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优秀作业、优秀作品,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登上“星级学生”光荣榜,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演示科技获奖作品,有的家长聆听孩子朗诵经典……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成功更令家长们愉悦,所以这样的观摩活动最受家长欢迎,最容易建立家校之间互信的关系。
  4、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本,架起家校互通的桥梁。
  学校每学期都会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召开年级家长会,校长将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思路与策略等与家长进行通报与沟通,并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引导自己子女健康成长”。年级家长会结束后,各班再结合班情,召开班级教师、家长、学生的“分享会”,班主任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小组长收集本组成员的学习、表现情况,并交由学习委员汇总,形成书面材料,由与会家长传阅。每个家长都可结合小组长对自己孩子的总结、剖析,而有针对性地与老师进行一对一地交流沟通,从而“对症下药”。
  另外,为了让家长切实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及所思所见等情况,学校部分班级还专门设计了《家校联系本》,不仅学生可通过“每日小结”写下自己的心声,家长还可在上面提建议或意见或鼓励孩子进步的话语等。这样,家长、学生、老师间便多了一份沟通和了解。
  5、家长问卷调查,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如在调查您最想着重培养孩子在哪方面的能力时,被调查家长52人,其中有36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的能力、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综合能力比较重要;有10人希望成绩要好,今后考个好大学;有6人想在艺术方面有所发展,为将来高考减轻压力。这些数字已经能够反映出家长的观念和价值取向,说明问卷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的合作、沟通比较成功。还可以定期发放家长问卷,对学校管理、教学、伙食、班级服务质量及孩子最喜欢的教师等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家长对班级及全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计划,改进工作。在拟家长调查问卷时,首先要做到问卷语言有亲和力,让家长很容易接受。其次要做到卷面内容有针对性,能够集中反映问题。问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便于家长填写。最后一点是问卷必须真实、可靠,可以无署名。家长问卷调查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和更好地教育学生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6、利用网络、通讯等新媒介,拓宽家校互动渠道。
  学校通过校讯通,将学校的重大事项告知家长,以求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各班主任也可通过将本班的活动开展、作业布置等情况告知家长。家长也可通过QQ群、微信群,将自己孩子在家表现及个人想法反馈给老师,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很多班主任不仅充分利用这些高效、便捷、通畅的新媒介实现了家校互动,而且沟通的方式与内容也越来越富有艺术性与人文性,从而拉近了家校间的距离。
  当然,家校间要真正实现和谐共育,是多部门协同配合、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良性、健全的家校共育机制是立德树人的“助力器”,家校共育“术”也应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断创新,以达到最佳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