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悬念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李先加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河北乡河秀逸夫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应用悬念策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兴趣,开拓思维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悬念策略;实践应用
悬念,是激发人期待心理,“吊”起探究胃口的有效手段,在心理学上是指对学习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的“想知道”“想明白”心理状态,它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悬念策略,不仅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兴趣,开拓思维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悬念策略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激“疑”,悬念策略应用的首要目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到:“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而应用悬念策略,首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质疑思考。而要实现这个效果,我们就可创设悬念,诱发学生质疑,通过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认知冲动,进而促进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为了让学生增强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可新授前做一个演示实验:将一只带有刻度的量筒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让学生做好记录。随后,教师将一较大的石子放入量筒,引导学生观察其水面情况。“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为什么放入石子后水平会上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刚才还平静的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之前只学过长度、面积等有关知识,虽然在生活中对改变体积大小的现象有所了解,然而让他们进行解释却勉为其难。这时候,在学生现有知识不能解决的基础上,我们就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到因为石子有宽度,有的学生说石子有厚度……还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一言不发。此时,我们就可抓住时机,及时导入新课。“其实,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并不难,只要大家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就能找到答案。”这样导入,正是教师采用了悬念策略,用“激疑”方法打破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从而使得学生满怀兴致的投入到师生对话中来。
二、巧“问”,悬念策略应用的关键点
悬念要实现诱思效果,关键在问得好,问得准。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手段。提出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好好胜入千言万语的讲解,问题不仅能够引发求知者的深深思考,还能够让求知者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并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设计问题,以问诱思,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物体,如吊兰支撑架、红领巾、屋檐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三角形。”师:“如果我们把三角形改为四边形或其他形状会对整个结构产生什么影响呢?”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高粱杆小棒(若干)以及大头针等材料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行组合图形,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图形特别是三角形的结构特点。借助于问题,学生能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与思考,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三、示“错”,悬念策略应用的另一种体现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教学时,我们可故意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使之去“碰壁”和“跌跤”。这也是悬念策略的另一种实践应用,有利于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解答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对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概念理解不清,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运用公式,导致出错。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由于顺风平均每小时行驶100千米,原路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求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很多都是这样解题的,(100+80)÷2=90(千米)。为了迎合学生解题思路,我就将计就计,认为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是90千米,提问,“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做法跟老师的一样吗?相同的请举手。”教师统计此类做法的同学人数。“老师的做法有问题吗?有没有不同的结果?”教师找数学基础好并做出正确解答的同学进行错解分析。起初做错的同学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不谋而合,结果是老师“将错就错”,这才恍然大悟。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引导学生做错解原因分析,引导他们运用公式进行求解:速度=路程÷时间,既然是求往返的平均速度,那就应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如果把单程的距离看成1,则往返路程即为2。总时间包括用时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分别是1÷100和1÷80。因此速度的求解式为(1+1)÷[(1÷100)+(1÷80)]。通过宁产的“拨乱反正”教学,学生对于这类概念题在理解上会更加深刻,下次再遇这类似的题目就会尤为注意。
当然,悬念策略在数学教学中还有更多应用。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应科学设计,合理使用这一策略,才能使好方法换来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几年新课改实践中,我们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从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数学课堂氛围出发,而有效应用悬念策略,也是我们创新施教的一种体现。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合理的调控教学节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更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建红,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J].科学大众,2012年。
[2]夏杰敏,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策略[J].中小学教育,2019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悬念策略;实践应用
悬念,是激发人期待心理,“吊”起探究胃口的有效手段,在心理学上是指对学习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的“想知道”“想明白”心理状态,它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悬念策略,不仅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兴趣,开拓思维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悬念策略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激“疑”,悬念策略应用的首要目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到:“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而应用悬念策略,首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质疑思考。而要实现这个效果,我们就可创设悬念,诱发学生质疑,通过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认知冲动,进而促进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为了让学生增强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可新授前做一个演示实验:将一只带有刻度的量筒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让学生做好记录。随后,教师将一较大的石子放入量筒,引导学生观察其水面情况。“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为什么放入石子后水平会上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刚才还平静的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之前只学过长度、面积等有关知识,虽然在生活中对改变体积大小的现象有所了解,然而让他们进行解释却勉为其难。这时候,在学生现有知识不能解决的基础上,我们就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到因为石子有宽度,有的学生说石子有厚度……还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一言不发。此时,我们就可抓住时机,及时导入新课。“其实,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并不难,只要大家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就能找到答案。”这样导入,正是教师采用了悬念策略,用“激疑”方法打破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从而使得学生满怀兴致的投入到师生对话中来。
二、巧“问”,悬念策略应用的关键点
悬念要实现诱思效果,关键在问得好,问得准。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手段。提出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好好胜入千言万语的讲解,问题不仅能够引发求知者的深深思考,还能够让求知者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并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设计问题,以问诱思,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物体,如吊兰支撑架、红领巾、屋檐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三角形。”师:“如果我们把三角形改为四边形或其他形状会对整个结构产生什么影响呢?”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高粱杆小棒(若干)以及大头针等材料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行组合图形,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图形特别是三角形的结构特点。借助于问题,学生能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与思考,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三、示“错”,悬念策略应用的另一种体现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教学时,我们可故意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使之去“碰壁”和“跌跤”。这也是悬念策略的另一种实践应用,有利于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解答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对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概念理解不清,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运用公式,导致出错。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由于顺风平均每小时行驶100千米,原路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求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很多都是这样解题的,(100+80)÷2=90(千米)。为了迎合学生解题思路,我就将计就计,认为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是90千米,提问,“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做法跟老师的一样吗?相同的请举手。”教师统计此类做法的同学人数。“老师的做法有问题吗?有没有不同的结果?”教师找数学基础好并做出正确解答的同学进行错解分析。起初做错的同学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不谋而合,结果是老师“将错就错”,这才恍然大悟。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引导学生做错解原因分析,引导他们运用公式进行求解:速度=路程÷时间,既然是求往返的平均速度,那就应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如果把单程的距离看成1,则往返路程即为2。总时间包括用时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分别是1÷100和1÷80。因此速度的求解式为(1+1)÷[(1÷100)+(1÷80)]。通过宁产的“拨乱反正”教学,学生对于这类概念题在理解上会更加深刻,下次再遇这类似的题目就会尤为注意。
当然,悬念策略在数学教学中还有更多应用。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应科学设计,合理使用这一策略,才能使好方法换来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几年新课改实践中,我们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从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数学课堂氛围出发,而有效应用悬念策略,也是我们创新施教的一种体现。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合理的调控教学节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更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建红,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J].科学大众,2012年。
[2]夏杰敏,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策略[J].中小学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