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灵动解读教材 构建智慧课堂
【作者】 许少峰
【机构】 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阳溪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对教材内容灵动地解读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本文以“等量关系”为课例,从教材的编排变化,载体呈现,隐性思想等方面进行研讨和论述。教师灵动地解读了教材,演绎了完美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解读;编排;载体;隐性;效果
课程实施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材的质量和教师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每一位教师对教材都要认真解读,包括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理解教材上的例题、练习、插图、虚线框等素材,因为它们是知识的显现,是线索和方法,指引着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其中也隐含着数学思想。如何实现教师对教材内容灵动地解读,透彻地研究,而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却又是浅显易懂,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呢?教师应善于修筑一条绿色通道,能够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合理地传递知识,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下面结合“等量关系”这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思考教材的编排变化
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课程标准修订而变化,它的每一处变化必定蕴含着编者特有的深意。因此,教师在读懂、悟透自己当前使用版本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比较教材的变化形式与内容,认真分析并理性思考变化点,深刻理解变化意图,把握变化实质,使自己对教材的认识不再孤立、狭隘,有利于更全面、辩证地解读教材、使用教材,打开自身的教学思路,落实课程标准中用教材的理念。
如:很多一线教师在之前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使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由此引发“不喜欢用方程法解决问题”的尴尬,其根源也与“等量关系”概念的建立有关系。“等量关系”一课就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中新增加的内容,安排在“字母表示数”和“认识方程”之间。教材为什么要在这个阶段安排“等量关系”的学习?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字母表示数”是小学阶段学习代数思维的起点。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把需要的数表示出来,并能结合实际情境或从直观图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该情境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而刻画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就是方程。数学上等价的两件事情可以用数学语言“=”来关联、沟通,这是方程模型的体现和本质的建立。所以,认识等量关系,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建立等量关系的概念,是构建方程模型、初步发展代数思维的重要前提。
二、感悟教材的载体呈现
教材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数学知识。当然,编者选择材料载体是有k考究的,通常会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特征选择不同的载体呈现,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较好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如果能读透载体所承载的任务作用与价值,那么就能准确地摸清数学知识的内涵,用好教学素材去揭示数学本质。但同时它也为教师优化、完善教材资源留下了较大的拓展空间。教师要领悟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发挥教材的功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既体现教材的精髓,又泛起智慧的涟漪。
如:“等量关系”一课,在深入研读教材主题图1后,我们会发现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文并茂的跷跷板图中解读出不相等与相等的关系,感受关系的表征。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教材资源,在课的开始,呈现“跷跷板”平与不平的状态,学生用手势跟着比一比,引导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关系?”学生一下子能说出不相等和相等关系,“跷跷板”情境的数学效应得以显现。教师又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对学习材料载体进行梳理,以“大问题”引领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任务:什么是等量关系?怎么找等量关系?如何表示等量关系?呈现出清晰的教学脉络。
教师接着问:等量关系还存在于哪里?顺势引出主题图2: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关系的信息,鼓励学生透过这些信息尝试找其中蕴含的等量关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等量关系。在交流表示方法时,教材在表示方法上呈现的是:“画图”与“式子”两种方式。学生的逻辑起点是这样吗?教师放心地让学生探索,用自已的方式表示方法。“见多识广”的学生们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丰富多样:有画人物图表明关系的,有用天平模型的,有用常见的线段图的,也有用等量关系式的,甚至用了字母表示。所以有时候教材的起点有可能低于学生的现实起点,教师及时地作出调整是非常有必要,既让新知之舟刚好泊在旧知的锚桩上,又增加了学习的挑战性,让学生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中,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把握教材的隐性思想
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要有数学思想的引领。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是获得“知识技能”,它充当落实数学思想渗透和活动经验积累两者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借助知识内容为载体,有效地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虽然现在不能很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数学思想,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能感悟到这些数学思想在学习新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运用价值。当然,让学生自然地融汇贯通数学思想朝夕之事,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体悟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逐层而上,长期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
在“等量关系”的几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如:在新知的学习中,(一)让学生从主题图1上解读出跷跷板中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1只鹅的质量比2只鸭的质量重;一只鹅的质量比3只鸭的质量轻;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和1只鸡的质量。在学生感受关系后,老师追问:你们能用上数学符号表示这里的关系吗?学生马上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跷跷板左、右两边的关系,符号让这里的三种关系变得更明白。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动作——语言——符号”这三个表征过程,并在多种表征之间相互转换,学生的“符号化思想”得到提升;(二)在主题图2的教学中,学生根据信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成直观人物图、天平图、线段图表示其中蕴含的等量关系,一层一层地向上递进,自主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自己喜欢的直观图形,把它与抽象的数学语言沟通起来,实现了具体形象、表象与抽象概念三者之间的逐级上升。思维自觉地穿梭在“数”→“形”之中,教师不动声色地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三)在分层练习第4题中,先让学生说情境图中的等量关系,并会用线段图把它画出来,帮助更好地理解等量关系,再编其它的相关的等量关系的故事。学生体会到,故事在变,但变化中不变的是:一个数始终是另一个数的4倍,“变中不变思想”巧妙地蕴藏其中。
教师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最基本的要求是合理的把握教材,它也是教师教学素养的一种体现。将静态的数学教材演绎成动态的完美课堂,成功绝非偶然,它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实写照,深入钻研教材是基础,吃透教材编写意图是核心,灵动使用教材是智慧,让有痕的教材成为无痕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路上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
[2]刘显国主编:《小学数学解题训练艺术》(11)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 解读;编排;载体;隐性;效果
课程实施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材的质量和教师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每一位教师对教材都要认真解读,包括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理解教材上的例题、练习、插图、虚线框等素材,因为它们是知识的显现,是线索和方法,指引着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其中也隐含着数学思想。如何实现教师对教材内容灵动地解读,透彻地研究,而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却又是浅显易懂,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呢?教师应善于修筑一条绿色通道,能够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合理地传递知识,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下面结合“等量关系”这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思考教材的编排变化
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课程标准修订而变化,它的每一处变化必定蕴含着编者特有的深意。因此,教师在读懂、悟透自己当前使用版本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比较教材的变化形式与内容,认真分析并理性思考变化点,深刻理解变化意图,把握变化实质,使自己对教材的认识不再孤立、狭隘,有利于更全面、辩证地解读教材、使用教材,打开自身的教学思路,落实课程标准中用教材的理念。
如:很多一线教师在之前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使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由此引发“不喜欢用方程法解决问题”的尴尬,其根源也与“等量关系”概念的建立有关系。“等量关系”一课就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中新增加的内容,安排在“字母表示数”和“认识方程”之间。教材为什么要在这个阶段安排“等量关系”的学习?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字母表示数”是小学阶段学习代数思维的起点。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把需要的数表示出来,并能结合实际情境或从直观图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该情境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而刻画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就是方程。数学上等价的两件事情可以用数学语言“=”来关联、沟通,这是方程模型的体现和本质的建立。所以,认识等量关系,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建立等量关系的概念,是构建方程模型、初步发展代数思维的重要前提。
二、感悟教材的载体呈现
教材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数学知识。当然,编者选择材料载体是有k考究的,通常会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特征选择不同的载体呈现,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较好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如果能读透载体所承载的任务作用与价值,那么就能准确地摸清数学知识的内涵,用好教学素材去揭示数学本质。但同时它也为教师优化、完善教材资源留下了较大的拓展空间。教师要领悟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发挥教材的功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既体现教材的精髓,又泛起智慧的涟漪。
如:“等量关系”一课,在深入研读教材主题图1后,我们会发现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文并茂的跷跷板图中解读出不相等与相等的关系,感受关系的表征。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教材资源,在课的开始,呈现“跷跷板”平与不平的状态,学生用手势跟着比一比,引导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关系?”学生一下子能说出不相等和相等关系,“跷跷板”情境的数学效应得以显现。教师又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对学习材料载体进行梳理,以“大问题”引领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任务:什么是等量关系?怎么找等量关系?如何表示等量关系?呈现出清晰的教学脉络。
教师接着问:等量关系还存在于哪里?顺势引出主题图2: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关系的信息,鼓励学生透过这些信息尝试找其中蕴含的等量关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等量关系。在交流表示方法时,教材在表示方法上呈现的是:“画图”与“式子”两种方式。学生的逻辑起点是这样吗?教师放心地让学生探索,用自已的方式表示方法。“见多识广”的学生们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丰富多样:有画人物图表明关系的,有用天平模型的,有用常见的线段图的,也有用等量关系式的,甚至用了字母表示。所以有时候教材的起点有可能低于学生的现实起点,教师及时地作出调整是非常有必要,既让新知之舟刚好泊在旧知的锚桩上,又增加了学习的挑战性,让学生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中,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把握教材的隐性思想
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要有数学思想的引领。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是获得“知识技能”,它充当落实数学思想渗透和活动经验积累两者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借助知识内容为载体,有效地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虽然现在不能很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数学思想,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能感悟到这些数学思想在学习新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运用价值。当然,让学生自然地融汇贯通数学思想朝夕之事,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体悟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逐层而上,长期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
在“等量关系”的几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如:在新知的学习中,(一)让学生从主题图1上解读出跷跷板中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1只鹅的质量比2只鸭的质量重;一只鹅的质量比3只鸭的质量轻;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和1只鸡的质量。在学生感受关系后,老师追问:你们能用上数学符号表示这里的关系吗?学生马上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跷跷板左、右两边的关系,符号让这里的三种关系变得更明白。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动作——语言——符号”这三个表征过程,并在多种表征之间相互转换,学生的“符号化思想”得到提升;(二)在主题图2的教学中,学生根据信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成直观人物图、天平图、线段图表示其中蕴含的等量关系,一层一层地向上递进,自主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自己喜欢的直观图形,把它与抽象的数学语言沟通起来,实现了具体形象、表象与抽象概念三者之间的逐级上升。思维自觉地穿梭在“数”→“形”之中,教师不动声色地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三)在分层练习第4题中,先让学生说情境图中的等量关系,并会用线段图把它画出来,帮助更好地理解等量关系,再编其它的相关的等量关系的故事。学生体会到,故事在变,但变化中不变的是:一个数始终是另一个数的4倍,“变中不变思想”巧妙地蕴藏其中。
教师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最基本的要求是合理的把握教材,它也是教师教学素养的一种体现。将静态的数学教材演绎成动态的完美课堂,成功绝非偶然,它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实写照,深入钻研教材是基础,吃透教材编写意图是核心,灵动使用教材是智慧,让有痕的教材成为无痕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路上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
[2]刘显国主编:《小学数学解题训练艺术》(11)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