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形势下化学教学如何关注学生思维过程

【作者】 汪萌清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大到社会生产,小到日常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化学变化中往往因为伴随有声、光、色的变化,所以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对于好奇心很重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初学者对化学总是抱有莫大的好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高年级学习时大多数学生热情已所剩无几。知识的积累很少来自学生主动的自我构建,死记硬背的不在少数,思维能力的提升就更无从谈起了。很多课程都或多或少遭遇上述现象,这固然与学生本人的好恶有关,但是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形成过程的关注呢?
  【关键词】 激发兴趣;加强实验;角色转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结果,程式化的教学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一味地机械记忆使得化学失去了作为理科运用逻辑分析、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魅力。二期课改则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上。这就包括对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涉及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研究、课堂情景预设的研究、学生课堂心理状态研究、学生活动设计的研究、问题设计的研究、教学环节衔接的研究等多个方面。即对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的干预,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其思维品质。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内在因素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主动思维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主要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又称认知的动机,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以了解、理解要解决的知识为目的的求知欲望。这种内驱力不是指向各种奖励,而是指向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中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内驱性。比如,在原电池一节的讲述中,传统的教学是以铜锌两块金属片为电极,硫酸为介质,与灵敏电流计构成闭合回路来演示电流的产生。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讲,并没有问题。作为一节新授课,又是一节理论性很强的内容来说,这“严谨”的外表使很多同学望而生畏,还没开始学,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实际授课时,则改由音乐卡片(去掉电池)、番茄或柠檬若干(可由学生自备)铜锌金属片若干串连成闭合回路。从原料的准备到产生闪烁的灯光、悦耳的音乐,既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实验的距离,又对学生的感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以实验为平台,激发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为自我提高的动机。这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这对于学习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总想在学校的群体生活中凭借自己学习或能力特长赢取一定的地位,它是学生自尊心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呢?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由浅入深创设半开放、开放的实验内容,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在交流发言中感受被肯定的喜悦,都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同样是在原电池构造的探究上,以往的方式是老师满堂灌输到底。可是这样的方式,假以时日,再次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往往差强人意。新理念下的课堂,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回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行为中观察、分析,积累经验。教师无法代替学生感知学习的过程。实际授课时,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型的仪器和试剂,具体为:试剂:稀H2so4、Cuso4溶液、无水酒精、Ccl4(或苯)、食盐水;电极材料:Zn、Fe、Cu、石墨各两根;其它: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干电池。要求学生们在固定溶液条件下进行电极组合尝试,甚至可以包括两个相同电极;以及在固定电极组合更换不同的溶液,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原电池的构成要件。干电池的作用在于进行对比、作参照,有助于学生们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了解,为后面的授课作一个铺垫。请同学们在非限定性的表格中填写自己选用的电极、溶液、相应的实验现象并作交流讨论。在现象描述的反常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学生认知冲突、思辩过程中如蚕丝剥茧般揭示本质,也使其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教”“学”角色互换,调动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又称为附属的动机,它是指个体为了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赞许、认可,而表现出来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情况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如何借助这种需求,转化为适应当前课堂教学形式的载体,进一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升华呢?笔者在课堂实践中作了以下尝试。
  关于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的比较及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不同微粒的影响力分析,都是既抽象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往老师讲解的情况下,基础好的学生在微粒浓度的比较中表现为掌握良好,但是在具体的影响力分析上,仍容易辨析不清。针对这种情况,在近两年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做了一番尝试,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课堂上当一回小老师,(也可以是团队合作)给老师上一节课,通过自己的讲解、分析,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赞许、肯定,充分地体验成就感,也使其思维能力得以升华。
  例如,在氯化铵溶液的离子浓度分析上,先请学生告诉老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然后进一步要求他们告知老师这些微粒的出处,用对应的方程式表示出来(NHcl→NH4++cl-)①(H2O→H++OH-)②;接下来请同学们说明这两个方程式在电离程度上的差异,最后要求他们结合所有的这些问题给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这样做表面看起来繁复,但在描述碳酸氢钠溶液中的部分微粒排序这个较难的知识点中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思维包括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活动加以干预,积极创设情景,使其沿着有意注意、质疑思辩、实验探究、逻辑分析、体验总结的过程,循序渐进、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长期思维训练,学生能独立有创意地解决问题,而且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