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 李 萍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高中是青少年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道德品格、思想意识正逐渐成熟与固化,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作为教学组织者,教师要肩负起“教书”与“育人”两大职责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取得一定的成果。立德树人理念下,历史教师首先要,缺一不可。文章运用行动研究法、综合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立德树人视域下利用教材,将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同时要根据德育需求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精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 立德树人;高中;历史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教育形势下,教师要认清自身的职责,平衡好“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既要落实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工作,还要关注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培养。然而,就现下高中历史教学状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忽视了学生心理、思想层面的发展,造成总体发展失衡,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本文中就立德树人视域下如何有效展开历史教学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增加历史教学的文化底蕴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而课本是重要的教育载体,立德树人理念下,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育要求深入挖掘课本中的资源,包括显性资源也包括隐性资源。高中历史课本上的内容多是历史事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在教学中倾向于对历史事件本身的分析,比如它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经过与结果等,甚至有些教师完全“照本宣科”。这种“教教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学组织者,教师要学会灵活地用教材,既要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还要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
  以“抗日战争”为例,教师不仅要对照教材内容给学生讲解它的经过、发起原因、结果与影响等,还可以针对这一事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是因为中国人民尤其是共产党员始终坚信中国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因为这样的信仰与信念,他们才会迎难而上,屡败屡战,最后逆转整个局面,以微薄的战斗力赶走了战斗力强大的外国侵略者。”还可以针对抗日战争中“军民一心”对学生进行团结教育:“抗日战争的胜利,既离不开解放军在前方的冲锋陷阵,也离不开老百姓在背后的支撑与援助,正是因为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二、根据德育需求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想水平
  立德树人理念下,教师要摒弃传统课堂上使用的“讲解—接受”式教学法,应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德育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法。相较于直接的口头描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使他们置身其境,与历史人物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以讲解“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中日甲午战争》中关于中日海战的视频,视频高度还原了当时的经过,民族英雄邓世昌在双方力量悬殊的背景下指挥“致远”号冲向敌人的主力舰,试图与对方同归于尽,但最终因为速度不及对方快而落败。在这场战役中,邓世昌临危不惧,而且将生命置之度外,本可以获救的他誓死与军舰共存亡,与几百名官兵共存亡,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惨状,也真正领略到邓世昌以及中国官兵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豁达与从容,从而受到感染,在心中厚植爱国情怀。
  又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以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抛出问题如:“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就不会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你认为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从林则徐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精神品质?说一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也领略到林则徐身上不阿谀奉承、不畏权贵、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这在无形中感染学生,使他们有了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分享意识、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优良品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比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有关内容时,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纪念碑、博物馆、烈士陵园、战争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让学生真正去触摸、感受历史,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以此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以史明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获得前进的力量。历史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有更丰富的德育资源,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教师要对此给予更高度的关注,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资源,结合实际教学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寿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3):114-115.
  [2]陈俊财.新高考背景下立德树人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结合[J].学苑教育,2021(19):11-12.
  [3]宋景田.研读教材编写特点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使用与教学策略建议[J].基础教育论坛,2019(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