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 张金花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
【正文】 【摘 要】 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综合力的产物。厌学的学生作为“主体”,对问题解决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最基本的是要有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不能自暴自弃,要鼓起勇气,正确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自己坚强的学习意志,在家长与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勇敢的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主动认真地改正厌学态度。
【关键词】 中学生;厌学情绪;原因;对策
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认识活动,它可以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对于成长中的初中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能获得无穷的乐趣,在学习中可以以攻克难题、获得真理,从而体验到满足和喜悦,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但却有不少初中学生中表现出厌学情绪,这一问题时刻困扰着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对教育和教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初中生厌学心理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产生厌学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很一般,他们反应迟钝,记忆速度慢,对问题总是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科门类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学习适应不良的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原因。
2.不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外在原因。
(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他们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只看成绩名次而不顾孩子实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考虑孩子的可接受性,学习精力和爱好,仿照体育训练中大运动量的做法,让孩子弹钢琴,练书法,学画画,上外语、数学辅导班,做大量课外题。搞得孩子身心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在难于承受的重压下,学生如何以学习为快乐呢?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习,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绝大部分家庭收入都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由于家长上班时从事着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所以晚上或节假日总想好好休息,调整自己,上网、打麻将、跳舞、下棋、钓鱼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孩子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生活,而学习上又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3)考试焦虑、学习压力大,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当前学校中频繁地进行考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出现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与老师感情淡薄,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不喜欢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就产生厌学心理。
(4)课堂效益差是产生厌学心理不可忽视的原因
此外,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拖堂、加课,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从而出现厌学心理。
二、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须依靠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共同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如:“美好的愿望”、“二十年后来相会”,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展望社fc会发展对人生的知识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如:开展智力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调整价值取向,热爱科学知识。
3.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
中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如:学生偶尔答出一道题,提出一种见解,老师都应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4.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学校来讲,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传经验,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生;厌学情绪;原因;对策
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认识活动,它可以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对于成长中的初中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能获得无穷的乐趣,在学习中可以以攻克难题、获得真理,从而体验到满足和喜悦,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但却有不少初中学生中表现出厌学情绪,这一问题时刻困扰着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对教育和教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初中生厌学心理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产生厌学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很一般,他们反应迟钝,记忆速度慢,对问题总是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科门类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学习适应不良的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原因。
2.不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外在原因。
(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他们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只看成绩名次而不顾孩子实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考虑孩子的可接受性,学习精力和爱好,仿照体育训练中大运动量的做法,让孩子弹钢琴,练书法,学画画,上外语、数学辅导班,做大量课外题。搞得孩子身心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在难于承受的重压下,学生如何以学习为快乐呢?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习,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绝大部分家庭收入都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由于家长上班时从事着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所以晚上或节假日总想好好休息,调整自己,上网、打麻将、跳舞、下棋、钓鱼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孩子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生活,而学习上又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3)考试焦虑、学习压力大,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当前学校中频繁地进行考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出现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与老师感情淡薄,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不喜欢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就产生厌学心理。
(4)课堂效益差是产生厌学心理不可忽视的原因
此外,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拖堂、加课,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从而出现厌学心理。
二、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须依靠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共同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如:“美好的愿望”、“二十年后来相会”,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展望社fc会发展对人生的知识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如:开展智力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调整价值取向,热爱科学知识。
3.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
中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如:学生偶尔答出一道题,提出一种见解,老师都应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4.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学校来讲,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传经验,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