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作者】 黄超群

【机构】 广西北流市塘岸镇长塘小学



【正文】  【摘 要】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它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取的指导方针。在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习的动机。而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可以使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习中高度注意,使感知清晰,想象活跃,记忆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以最佳心态获取信息。学生一旦有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就会积极地去实践,这对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二、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还应不断地从不同的方面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去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小学生的情绪对他们的智力活动影响很大,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生数学问题讨论的情感因素,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开放、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一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二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讨论问题、争相发表意见、看法的班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消除“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求新求异,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待对书本有质疑、发表新观点的学生,教师要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讨论,而不是认为学生“天方夜谈”,对学生不屑、不耐烦甚至训斥,扼杀学生的讨论、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关注数学思考,引导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不仅仅只意味着解数学题的能力,或者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处理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包括善于用数学的头脑、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新教材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提供了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我们鼓励学生从现实情景中提出问题,可是我们同时也发现,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非“数学”的,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无价值的,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一种数学的“眼光”。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把生活现实转化为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2、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分析、操作、实践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数学问题时广泛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或策略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要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采用摆学具、画图、列表、画线段图等办法来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分析、操作、推理、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倡导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渗透。
  四、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评价反思,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帮助和启示,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方法意识、策略意识,有利于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解决问题中的数学交流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启示,如当学生解决问题思维受阻时,可以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启发、解除困惑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然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绝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数学课中“解决问题”教学的深入研究,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课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问题,日积月累,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厚积而薄发,真正提高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春霞.聚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四大争论”[J].《小学教学参考》,2009.02
  [2]蔡金菲.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