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作者】 蒋思琴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受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制约,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在不同时段的认知,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将复杂,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简单,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本文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一些具体方法。
【关键词】 循序渐进;数形结合;敢想、敢说、敢问;动手动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学具操作、教具演示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操作,体会和观察思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简单、易懂,易于接受。
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并且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第二阶段,2-7岁,相当于小学入学前。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此时儿童的思想开始有较大的易变性,出现可逆性,能解决守恒问题,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但是,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这一水平的运算还不具有足够的形式化,还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期,约11、12岁,相当于小学五六年级。这一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接近于成人的思维。
综上所述,学生的认知规律直接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应根据儿童在不同时段的认知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在加强直观教学和教学具操作活动,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间复杂,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简单,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培养学生思维要循序渐进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部过程当中,要培养教学全过程的数学思维,就必须通过衔接与发展新旧知识来达成此点,教师在教授学生新知识的过程当中,应最大化的将以往的旧知识与当前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有机的联系新、旧两种知识,学会应用发散性思维来拓展数学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时,教师就可将之前所学的加法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让学生在复习加法思维的同时,也能够较好的理解减法的思维。例如,在学习78-51=27的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51+27=78,让加减法两种运算方式进行联系,再进一步联系88-36=?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法的运算,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思维当中对事物本质进行联系的方法。
二、数形结合,深化学生记忆
借助于数形结合来进一步深化记忆:教师在教学当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较好的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也能够让学生结合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来学习与研究知识的本质,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通过部分直观形象的图形,来将其转化为数量的方式,再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不应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当中让学生机械记忆数学公式,可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依据所掌握的数学思维来解决此问题。
三、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问”是由“学”和“问”组成的一个联合词,通过学和问获得知识,不学不问,就孤陋寡闻。可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重要性有何等重要。小学生,年龄小,对万事新奇,有好说好问的天性。小学中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所长,引导鼓励他们尽情地问,尽情地让他们说,把自己知道的事情想说出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讲出来,这是主动求知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为所有的学生创设“说”的条件,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一课中”,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让同学们利用自己认识的这些图形,创作自己喜欢的物体,同时老师提倡用多种图形进行创作。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创作出了许多作品,然后引导学生讲述创作构思。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不但是学生获得了操作技能,同时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思维能力。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放手让学生尽情去创造,达到拓展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图形的异同,然后提问:“请说说两图形的异同在哪里?”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能不能说正方形是长方形进化得来的呢?”话音刚落,一男生等不及举手站起来便说:“进化是指活的东西,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变化。正方形不是从长方形进化得来的。我认为,可以理解正方形是通过长方形转化得来的。”我表扬了这位男生,并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他自豪地回答:“常看书,书上的知识可多啦。”同学们向这位同学投去了佩服的目光,为这位同学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其他同学也受到极大的启发、感染和教育。
四、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有人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智慧在学生的手指尖上”。手是脑的老师,服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简洁明了的语言,其理颇深。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是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捷径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9÷7”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9个圆片放在桌面上,要求把这9个圆片平均分成7份,学生怎么分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1个,还多出2个。”老师说:“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余数”概念,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用不着老师多费口舌去讲解。动手操作也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思维,坚持数形结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就是适合于小学生的教育,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循序渐进;数形结合;敢想、敢说、敢问;动手动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学具操作、教具演示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操作,体会和观察思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简单、易懂,易于接受。
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并且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第二阶段,2-7岁,相当于小学入学前。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此时儿童的思想开始有较大的易变性,出现可逆性,能解决守恒问题,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但是,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这一水平的运算还不具有足够的形式化,还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期,约11、12岁,相当于小学五六年级。这一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接近于成人的思维。
综上所述,学生的认知规律直接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应根据儿童在不同时段的认知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在加强直观教学和教学具操作活动,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间复杂,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简单,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培养学生思维要循序渐进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部过程当中,要培养教学全过程的数学思维,就必须通过衔接与发展新旧知识来达成此点,教师在教授学生新知识的过程当中,应最大化的将以往的旧知识与当前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有机的联系新、旧两种知识,学会应用发散性思维来拓展数学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时,教师就可将之前所学的加法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让学生在复习加法思维的同时,也能够较好的理解减法的思维。例如,在学习78-51=27的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51+27=78,让加减法两种运算方式进行联系,再进一步联系88-36=?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法的运算,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思维当中对事物本质进行联系的方法。
二、数形结合,深化学生记忆
借助于数形结合来进一步深化记忆:教师在教学当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较好的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也能够让学生结合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来学习与研究知识的本质,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通过部分直观形象的图形,来将其转化为数量的方式,再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不应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当中让学生机械记忆数学公式,可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依据所掌握的数学思维来解决此问题。
三、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问”是由“学”和“问”组成的一个联合词,通过学和问获得知识,不学不问,就孤陋寡闻。可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重要性有何等重要。小学生,年龄小,对万事新奇,有好说好问的天性。小学中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所长,引导鼓励他们尽情地问,尽情地让他们说,把自己知道的事情想说出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讲出来,这是主动求知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为所有的学生创设“说”的条件,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一课中”,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让同学们利用自己认识的这些图形,创作自己喜欢的物体,同时老师提倡用多种图形进行创作。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创作出了许多作品,然后引导学生讲述创作构思。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不但是学生获得了操作技能,同时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思维能力。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放手让学生尽情去创造,达到拓展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图形的异同,然后提问:“请说说两图形的异同在哪里?”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能不能说正方形是长方形进化得来的呢?”话音刚落,一男生等不及举手站起来便说:“进化是指活的东西,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变化。正方形不是从长方形进化得来的。我认为,可以理解正方形是通过长方形转化得来的。”我表扬了这位男生,并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他自豪地回答:“常看书,书上的知识可多啦。”同学们向这位同学投去了佩服的目光,为这位同学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其他同学也受到极大的启发、感染和教育。
四、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有人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智慧在学生的手指尖上”。手是脑的老师,服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简洁明了的语言,其理颇深。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是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捷径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9÷7”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9个圆片放在桌面上,要求把这9个圆片平均分成7份,学生怎么分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1个,还多出2个。”老师说:“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余数”概念,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用不着老师多费口舌去讲解。动手操作也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思维,坚持数形结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就是适合于小学生的教育,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