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想象 拓展 仿写——以《北京的春节》教学为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 花友志 孙宜波

【机构】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正文】  [案例一]
  师(过渡句):腊月二十三忙忙碌碌,准备年货,那么除夕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生(组长):我们小组汇报的是除夕部分,齐读第七段。首先由我们组谢宜辰同学汇报。
  生:读句子“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从“赶、到处”我体会到人们非常的忙碌,着急做饭,心情非常开心。我仿佛也闻到了我最爱吃的糖醋鱼,我带着这种味道请全班女同学一起读这句话。
  师:你自己吃到的鱼,自己先读,大家先品品味怎样,再跟着你读。(读的平淡不愿跟读,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过渡句:现在我们时光倒流回到除夕,倒数五个数5、4、3、2、1?(一起喊氛围浓)。现在你就走在大街小巷中,伸出你的小鼻子闻一闻,发挥想象,告诉我你闻到了什么?
  生:红烧鱼的味道。
  师:具体什么昧?
  生:麻辣可口。
  师:你带着这种麻辣可口的味道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件: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附图片)过渡:你们又闻到了什么味道?
  生:我闻到了鸡翅膀尖的味道。
  师:具体又是什么味道?
  生:稀化烂(稀巴烂),人口即化,香醇可口(笑声一片)。
  生:我闻到了热闹和团圆的味道。
  师:这味道特殊,怎么讲?
  生:因为过年时,家家赶做年菜,忙得热火朝天,热热闹闹的,累并快乐着;还有远在他乡的人们,都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师:你说的真好,耳闻不如一见(播放:《迟来的新衣》)。
  (内容简介:春节公益短片《迟来的新衣》,讲述的是一群农民工骑着摩托车回老家过年的故事。为了节省车费,33岁的汪正年每到春节都会带着老婆骑着摩托车回贵州过年,路上天气恶劣、山路崎岖,全程1350公里,要骑行五天四夜。这些困难在汪正年夫妇眼里都不算什么,亲自给一年未见的女儿穿上过年的新衣的那一刻,围坐在桌前一家人吃着团圆饭的那一刻,一年的辛苦,一路的奔波都被赋予了幸福的含义。)
  师: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一点一得也可。(生反馈)
  师(小结):最平常不过的思念,便是天下最深的情感。那就请你们带着这种感觉把这段话读得再真挚一点(美美朗读)……
  师:同学们都闻到了热闹团圆的年味,这是从哪个角度写除夕的热闹(生反馈,板书:嗅觉)。
  [反思]
  课堂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多种形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加深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而获得思想启迪。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传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嗅春节”的环节,在想象中品悟春节的热闹与团圆,春节刚过去不久,同学们对之印象深刻,回忆再现出家人为做年饭,忙前忙后热热闹闹的,一道道美味佳肴饱含了对亲人的关爱,在疲劳中充满着愉悦之情。当久别逢的亲人在一起的时候,正是天伦之乐,天涯海角已不再是遥远的距离,都要回家过年。所有的思念,在这一刻就是天下最浓、最真挚的情感回归原点。接着,播放感人的视频短片,引起孩子们感情的共鸣,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这一刻,又是多么渴望与父母团聚,撒娇顽皮得到宠爱。因此,在这一刻春节是热闹的,围坐在桌前吃着团圆饭,都有了幸福的意义。在这环节里,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孩子在课堂上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案例二]
  如:除夕知其贴对联,也要知其来历、会赏析。
  师(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嗅觉知道了春节的热闹,作者还从哪方面介绍了除夕的热闹?
  生:视觉(师板书)。门上贴了喜庆的对联,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屋里贴好了各种各样的年画。
  生(补充):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宵。
  师:谁知道除夕时,家家户户的门外要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呢?
   生:春联就是门对子。每年春节贴上红红的对联,是为了增添喜庆热闹的气氛。
   生:可以驱鬼避邪。(师补充老百姓贴春联的来历知识:桃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每逢辞旧迎新,古人就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把桃木挂在大门上,用来祈福消灾。也作春联。)
  ……
  师(补充对联,尝试填空一条对联即可,再任意选一条,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1、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2、       (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
  3、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
  4、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横批:国泰民安
  5、上联:一心一意,一心可换一群朋。下联:十全十美,十全能聚十方客。
  [反思]
  在“赏春联”环节,拓展中补白知其贴对联,现在是为了增添喜庆。贴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延续至今,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之骄傲的一件事。因此,我让学生回想自家对联的内容,要表达什么意思,加深印象。接着,拓展补充对联,说说好在哪里,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案例三]
  语文是实践性较强的文章,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习作,如:我手写我心“合肥的春节,有哪些习俗,结合实际把你想到的用简洁的话写下来,可以仿写《北京的春节》”。哇!孩子们兴奋了。十分钟后,一幅幅合肥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在孩子们的笔下栩栩如生,展示习作,笔下言化为口中话,吐露真情,表达出对传统文化、春节的热爱和认同,向大家展示了家乡节日习俗的美好和温馨。令人欣喜的是,其中还有一位同学提出:以后少放鞭炮,做些鞭炮模型挂在家门口,同样红红火火、喜庆,减轻污染环境,真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真是一位环保小卫士!
  [反思]
  至于仿写环节,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和当地过春节的实际习作,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巩固,同时能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课后习作的语言再加工一番,也完成了一篇精美的小作文的教学任务。学生既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又真正喜欢上了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