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农牧区初中数学成绩评价方法

【作者】 唐继新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高棉中学



【正文】  【摘 要】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合理全面的评价方式方法,如课堂观察评价、作业分析评价、自我小结评价和考试评价。全面的评价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尊重差异,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 农牧区初中数学;成绩;评价

  提到对学生的评价,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足见对学生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合理全面的评价方式方法。
  一、课堂观察评价
  首先我们要把评价引入课堂,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来评价学生,主要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思维的活跃程度,以及合作意识和能力等方面予以及时评价。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如学生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怎样进行推理,怎样与他人交流;在遇到困难时,做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通过师生的互动,给学生的发展以鼓励和有效的指导。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反映,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失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教师应该用一颗平常之心评价每一位学生,既要关注大的教学环节,更要关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的细节。有些孩子的“另类”、“错误”的往往会受到其他学生的议论,这时,作为教师应不回避问题,反而要抓住学生的想法,引导大家的讨论、分析这种方法的思路和优劣,最后一定会反过来启发全班同学的。“是谁引发了我们的争论?没有他的贡献,就没有我们精彩的讨论,我们一起来谢谢他。”在课堂上,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说真实的话,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到位而不越位,切实起到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引发互动、促进发展的作用。
  二、作业分析评价
  农牧区初中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农牧区初中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牧区初中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数学作业呈现给我们的一直是单纯的红批白字,多年来好象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无论是老师、孩子还是家长都早已习惯于这样的形式,细细看,显得无情、冷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由此产生了畏惧感,缺少热情,许多学生的学习激情无法调动。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自主练习评价可以消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通过自主练习评价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通过自主练习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自主练习评价是让学生有机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评价。作业评价过程应该动态化。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和“淘汰”,而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数学作业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的修正错误的机会,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转变与发展。
  三、自我小结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后、每一单元结束后和学期末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小结评价中体验提升的快乐,教师要把评价的权利完全交还给学生。教育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四、考试评价
  (一)注重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数学考试内容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要关注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表达沟通与合作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组织考试评价时,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具体的考试方式、方法,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力争将考试与其它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二)允许二次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学生可以通过二次评价,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成绩为止。学生再次测试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的过程,就是逐步达到目标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的过程。
  小结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成绩,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以主人的地位参与评价,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能够进行反思与调控,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全面的评价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尊重差异,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娜.如何提高小学学习的评价[J]东方青年·教师2013(12).
  [2]广粉蕊.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评价[J]教学研究2013(5).
  [3]单亮.激发小学生数学学评价初探[J].学问 现代教学研究,2009(5).
  [4]李彩云.如何激发学生想学数学的兴趣[J].学问 现代教学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