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金钥匙”——愉快教学

【作者】 杨 丹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各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定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数学;教育;愉快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育体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上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愉快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通常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更加活跃,记忆力和想象力都有显著增强。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愉快教学的前提是“爱”,通过创造愉快、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语言艺术并联系生活实践,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方法,要将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自身学习愿望和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重视数学学习的内在乐趣以及其中丰富的情感表达。注重将愉快的学习情绪融入到各种知识练习中去,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通过愉快教学实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从终身学习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可以适当融入游戏、音乐、舞蹈、影视、野外活动、合作学习、教具、学具、多媒体情境教学等元素。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教学
  马丁·加德纳曾经作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教师在上课时,要合理安排40分钟,讲、练结合的同时,中间还要根据需要插入一些小游戏。例如,唱一首儿歌,讲个小故事,抛个谜语。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游戏,如教材中的“打数学扑克”、“邮递员送信”、“小猫钓鱼”、“夺红旗”、“开火车”等数学游戏,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提前让学生自制动物头饰,游戏时同学们戴上动物头饰。这样无论是一面红旗,一个头饰,还是一幅彩色的图画,都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一年级的《分类》这一课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分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水果放进果盘中”等游戏,引导启发学生把同类事物归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教学中注重学生间的合作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胜、好强,表现在肢体语言上,就是表现欲强,希望在同学们中得到认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合作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会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采取分组合作做小游戏,做小实验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1升和1000毫升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0毫升水倒进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大家都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以来,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谦让的集体主义感。
  3、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
  由于小学生的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技巧地使用学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例如,学习20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自制数字棒;学习“平均分”时,可以让学生在室外捡树叶,也可以用手边的粉笔让学生亲自参与平分;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椎时,可以拿着模型让学生感知;学习表面积计算时,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表面积演示器,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比让他们去死记表面积公式效果要好得多。在课堂上,老师尽量用身边的事物做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和学具,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己一定要学好数学。
  综上所述,运用愉快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学习压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