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感悟

【作者】 廖 琴

【机构】 广西合浦县廉州镇第八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是所有学科的起步阶段,语文的朗读更是对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理解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朗读;想象画面

  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我本着长远出发的思想,精心指导学生的朗读。
  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读课的时间最为宝贵,要把握每次早读的时间,不能浪费一分一秒。每当清晨早读课还未开始,学生在刚来到学校时总是睡眼惺忪,习惯性的发呆或是磨蹭,从而导致时间的流失。记得在刚开学的阶段,办理的孩子光是从书包里把所有的学习用品整理到课桌里,都要浪费五分钟的时间。我仔细观察到,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部分学生会相互交流最近发生的趣事,或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始发呆。于是,我开始给他们制定规矩,早读课的时间不能相互聊天,并规定在两分钟的时间内,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拿出语文书开始朗读,对于发呆的学生,我会时不时的进行提醒,和他同一时间进教室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朗读了,他的思想也就会迅速的回到课堂中来,训练一个月以后,班里的学生在早读前浪费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很多,他们就可以读到更多的内容。
  二、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我一直对班里的学生说,个人朗读优秀并不代表全班朗读优秀,在全班朗读时,要一个听着一个读,不能我行我素。在语文早读课初期,班里有几个学生可能是为了想要展现在即朗读的特点,总是喜欢自顾自的读,从而导致朗读的声音不整齐。我单独走到他们的座位前,让这几个学生先停下来,听一听其余的同学朗读的声音,听完后我便问他们有什么想法,并询问为什么加上他们几个的声音,班里的朗读声就不整齐了,这几个学生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边听边读。课后,我再去找了这几个学生,首先,我表扬了他们,在朗读中尽情的发挥了自己的特点并且带上自己的感情去读书,然后我再告诉他们,在全班朗读时,我们大家是一个整体,你要融入班级的整体去朗读,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一样我行我素,那整个班级就会乱成一盘散沙,你们喜欢这样的班级吗?他们几个摇了摇头并向我承诺,下次齐读时会边读边听,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学生在整体里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只有每一个人认真的读好一篇课文,整体才会好。
  三、朗读不托调,果断很重要
  朗读托调我相信是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的问题,至于为什么托调,有一部分原可能是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所以导致托调,因此朗读不拖调的前提是学生要熟悉课文内容,并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内容甚至对课文内容进行背诵。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顿,也不知道如何将轻声的字带过朗读。在教学一篇新课文后,我会在早读期间反复的带班里的学生进行朗读,一般情况下,我会按照课文内容,半句半句进行泛读,特别是出现轻声的字时,我会让学生时刻注意,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跟读过程中只要一出线托调的情况,我就会立即停下来进行修正,直到学生读的令我满意为止,然而不仅仅在早读期间,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出现朗读托调的情况,我也会让他们马上停下来,重新朗读。反复很多次以后,学生自己也会意识到,只要有一个同学托调,整体朗读的速度就会变慢,久而久之,现在班级里学生朗读托调的情况已经改善了许多。
  四、朗读有感情,语言更优美
  解决了班级托调的情况以后,往往班级的朗读速度就会变得非常快。于是,我利用新课教学以及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课文之中。体会课文中人物、事物的感情,再把这种感情放到自己是为朗读中,比如说,再教学《三个小伙伴》这一课时,第一自然段“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一同上山栽树。”我会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体验上山栽树快乐的心情,朗读时读出快乐的心情,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我会让学生想象,你在栽树的时候,没有锄头挖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都会回答很着急或是很焦虑,然后再把着急和焦虑的情感读出来。再如教学《司马光》这一课时,我会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司马光,想象搬大石头以及砸水缸的情景,再进行朗读。经过许多次的想象画面朗读,我发现全班的朗读已经有了进步,班里的学生不再是每个字都读的特别快,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似乎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课文的世界里。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朗读在语文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训练学生朗读时更重要的是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想象画面,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于课文之中进行朗读。同时,也要让学生注意区分个人朗读和全班整体朗读的不同之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如何发扬和传承却是一大难题,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要继承中华的传统文化,首先要学会自己国家的语言,我们要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朗读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朗读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朗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让语文中的精华随着朗朗读书声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胡木仁.三个小伙伴[M].2016年12月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凤凰教育出版社
  [2]赵晓燕。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J].2015年12期.东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