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作者】 甘卫亮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官地小学
【正文】 探究学习是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设计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在学习或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英语学习领域,'探究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流任务,学生也可以自己确定主题。”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诱发动机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由此而产生对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英语是外来的语言,小学生对陌生的英语有强烈的好奇感。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通过精心创设合乎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真实或仿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使学生都想一试身手,显现自己的风采。卡通人物是最惹小学生喜爱和最有吸引力的,课堂上,放映一些颜色艳丽、栩栩如生的、有上面的单词所指形体特征的卡通人物(波利、蓝猫、回力熊、小丸子)动画片,小学生都觉得他们非常新颖,便急切地想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让同学们与他分享。看完动画,我让学生独自探究词义,找出动画中人物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听录音并模仿跟读,猜测人物下面的单词的词义。学生们积极踊跃,观察、听录音、跟读、猜测,很快就达到了预期探究结果,在教师不作翻译的情况下就能找出正确的人物动画。
二、改变观念,树立新观
要使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就要切切实实地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有发展潜力的人。承认并实实在在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认识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留出充分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把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的事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只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共同学习者和探究者。
三、合作学习,丰富内容
在当今日趋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环境里,我们必需培养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通力合作的能力。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合作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把问题以任务的方式分给每个小组,在这个任务中又可分为几个小任务,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至少选一个任务进行探究,然后每个组员汇报自己的任务进展情况,共同完成总任务。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一个问题,每个组员就同一问题开展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也可以独立探讨,然后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小组共同分享成功。
四、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探究性学习能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是否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例如: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及时肯定、表扬、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尤其是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与快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自然就愿意继续学习,继续体验快乐与成功。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大量的词句需要记忆,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愿望和毅力,是很难最终获得成功的。探究性学习也一样,要想保持长久的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还得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后盾。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才能保证可塑性强、兴趣不稳定的小学生长期坚持探究性学习,形成稳定的兴趣,真正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学以致用,巩固探究
我们看到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体现在对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感的激励、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为此在这一个环节,在探究活动中我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样在教授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组表演的环节。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一组在学习新知的精神后,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和感受,进行表演或创编表演。教师可以对每一组进行指导和提示。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小道具,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从而是单纯的教学,升华到教育这一更高的层次上来。
六、拓展空间,深入探究
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堂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应该打破局限于学校和教室教学的空间概念,努力将课文内容向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应由课本牵引,把课堂向网络延伸,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寻找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源,在互联网上阅读适合自己的英文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成果。等到了预定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学生纷纷要求老师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他们不仅能区别和理解词义,而且一些同学还设计出了有趣的情境:有的用几幅生动图画,给人物注上对白,简单明了,达意有趣,使人一看就明白。在这样开放性的教学中,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立体探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归根结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并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扩展视野的过程。突破传统沉闷的教学模式,奔向课程改革新标准,不断完善和丰富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把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既要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意识,又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教师是学生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让学生通过自我体味、自我体验、自我努力,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乐于探究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目的。我们教师也应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创设情景,诱发动机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由此而产生对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英语是外来的语言,小学生对陌生的英语有强烈的好奇感。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通过精心创设合乎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真实或仿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使学生都想一试身手,显现自己的风采。卡通人物是最惹小学生喜爱和最有吸引力的,课堂上,放映一些颜色艳丽、栩栩如生的、有上面的单词所指形体特征的卡通人物(波利、蓝猫、回力熊、小丸子)动画片,小学生都觉得他们非常新颖,便急切地想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让同学们与他分享。看完动画,我让学生独自探究词义,找出动画中人物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听录音并模仿跟读,猜测人物下面的单词的词义。学生们积极踊跃,观察、听录音、跟读、猜测,很快就达到了预期探究结果,在教师不作翻译的情况下就能找出正确的人物动画。
二、改变观念,树立新观
要使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就要切切实实地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有发展潜力的人。承认并实实在在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认识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留出充分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把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的事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只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共同学习者和探究者。
三、合作学习,丰富内容
在当今日趋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环境里,我们必需培养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通力合作的能力。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合作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把问题以任务的方式分给每个小组,在这个任务中又可分为几个小任务,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至少选一个任务进行探究,然后每个组员汇报自己的任务进展情况,共同完成总任务。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一个问题,每个组员就同一问题开展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也可以独立探讨,然后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小组共同分享成功。
四、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探究性学习能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是否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例如: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及时肯定、表扬、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尤其是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与快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自然就愿意继续学习,继续体验快乐与成功。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大量的词句需要记忆,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愿望和毅力,是很难最终获得成功的。探究性学习也一样,要想保持长久的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还得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后盾。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才能保证可塑性强、兴趣不稳定的小学生长期坚持探究性学习,形成稳定的兴趣,真正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学以致用,巩固探究
我们看到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体现在对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感的激励、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为此在这一个环节,在探究活动中我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样在教授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组表演的环节。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一组在学习新知的精神后,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和感受,进行表演或创编表演。教师可以对每一组进行指导和提示。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小道具,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从而是单纯的教学,升华到教育这一更高的层次上来。
六、拓展空间,深入探究
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堂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应该打破局限于学校和教室教学的空间概念,努力将课文内容向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应由课本牵引,把课堂向网络延伸,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寻找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源,在互联网上阅读适合自己的英文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成果。等到了预定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学生纷纷要求老师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他们不仅能区别和理解词义,而且一些同学还设计出了有趣的情境:有的用几幅生动图画,给人物注上对白,简单明了,达意有趣,使人一看就明白。在这样开放性的教学中,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立体探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归根结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并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扩展视野的过程。突破传统沉闷的教学模式,奔向课程改革新标准,不断完善和丰富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把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既要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意识,又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教师是学生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让学生通过自我体味、自我体验、自我努力,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乐于探究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目的。我们教师也应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