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优化教学质量背景下 落实“双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黄美芬
【机构】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大义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双减”政策出台后严格要求优化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均在逐步优化。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为研究对象,从“双减”政策内容出发,为教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双减”政策;优化教学
“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作业、课外负担压力,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之中。“双减”政策中包含两个方面,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以及作业减负。教师应主要从这两方面出发,认真研究“双减”政策内容,设计科学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一、善用媒体技术提高阅读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助力“双减”政策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帮助家长减轻对课外培训机构的依赖以及“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的心理焦虑的最根本手段。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两个维度进行重点思考与教学设计。教师首先应对课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备课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一篇文章的教学环节设计,而是要综合考虑教材编写目的、教材整体调性、单元主题以及学生特点设计课堂内容。以《朱德的扁担》一文为例,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20世纪50年代红军长征的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陌生,所以教师应该提前布置学生与家中长辈交流简单了解红军长征年代的背景,这些故事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顺利地理解“藏扁担”、“做扁担”等情节体现出来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以及朱德将军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课堂中,教师应善于使用多媒体工具,以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课文《黄继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动静结合的形式,通过声音、视频等动态方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抗美援朝历史背景以及英雄黄继光的壮烈牺牲,并用文字、图片等静态方式给学生思考和体会的空间,引领学生理解战争的严肃性以及黄继光英雄所作之举的伟大之处,以生动丰富的课堂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对阅读课程作业的布置进行科学规划
作业减负是“双减”政策中的另一个减负重点,作业的减负不是简单的在作业量方面的减少,更是在作业布置目的上的优化。“双减”政策的落实说明语文知识素养的提高注重对知识、情感的双重积累,对思维的拓展,对表达、审美、写作能力的多重提高。
教师在阅读课的作业布置方面应从作业的形式和总量两方面入手。“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布置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可以暂时性摆脱考试的束缚,以课文作为中心点向外辐射,为学生布置灵活多样、具有拓展功能的探究性题目。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可以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体验独立生活,了解主动探索的乐趣;《难忘的泼水节》学习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少数民族节日以及庆祝形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大禹治水》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搜集中国传统神话历史故事。通过拓展类作业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文素养。
其次,教师对作业布置的总量应该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从作业的数量、作业完成时间、完成地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如对于阅读课中拟人手法的学习,布置几道阅读题对拟人手法的认识进行巩固,布置多少字数的句段写作练习巩固拟人手法的运用,作业的难度、完成这些作业大概需要的时间、哪些作业更加适合在课内完成,哪些需要在课后完成,教师都应该有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三、增加实践内容,安抚家长情绪
“双减”政策的落实最直接体现在学生作业量减少、课外培训时间减少两方面。对于家长来说,这两点是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的最主要途径。“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家长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充分消化知识,巩固知识以应对最终的小升初考试存有较大的疑虑和不安情绪。
“双减”政策的设计是科学性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基于语文学科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特征,可以通过符合阅读课程内容的实践项目设计,号召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中,帮助家长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并不是靠简单的作业数量增加实现的。教师应积极地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小学生走出去,多观察自然、观察身边生活,并共同完成出游日记的写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描述能力;或带领小学生前往文化博物馆、有如糖人、刺绣等传统手艺聚集的集市,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家长的主动参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其内心的焦虑情绪。
结语
“双减”政策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育“唯分数论”的教学观念,使教育更大程度上回归本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以“双减”政策为依托,正确认识政策内容,设计科学严谨的创新型阅读教学课堂,全面、高效地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落实减负提质的路径探究[J].快乐阅读,2021(20):56-57.
[2]周逸琳.理念先行,素养优先——小学语文落实“双减”的主要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7):91-92.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双减”政策;优化教学
“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作业、课外负担压力,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之中。“双减”政策中包含两个方面,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以及作业减负。教师应主要从这两方面出发,认真研究“双减”政策内容,设计科学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一、善用媒体技术提高阅读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助力“双减”政策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帮助家长减轻对课外培训机构的依赖以及“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的心理焦虑的最根本手段。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两个维度进行重点思考与教学设计。教师首先应对课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备课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一篇文章的教学环节设计,而是要综合考虑教材编写目的、教材整体调性、单元主题以及学生特点设计课堂内容。以《朱德的扁担》一文为例,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20世纪50年代红军长征的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陌生,所以教师应该提前布置学生与家中长辈交流简单了解红军长征年代的背景,这些故事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顺利地理解“藏扁担”、“做扁担”等情节体现出来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以及朱德将军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课堂中,教师应善于使用多媒体工具,以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课文《黄继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动静结合的形式,通过声音、视频等动态方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抗美援朝历史背景以及英雄黄继光的壮烈牺牲,并用文字、图片等静态方式给学生思考和体会的空间,引领学生理解战争的严肃性以及黄继光英雄所作之举的伟大之处,以生动丰富的课堂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对阅读课程作业的布置进行科学规划
作业减负是“双减”政策中的另一个减负重点,作业的减负不是简单的在作业量方面的减少,更是在作业布置目的上的优化。“双减”政策的落实说明语文知识素养的提高注重对知识、情感的双重积累,对思维的拓展,对表达、审美、写作能力的多重提高。
教师在阅读课的作业布置方面应从作业的形式和总量两方面入手。“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布置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可以暂时性摆脱考试的束缚,以课文作为中心点向外辐射,为学生布置灵活多样、具有拓展功能的探究性题目。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可以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体验独立生活,了解主动探索的乐趣;《难忘的泼水节》学习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少数民族节日以及庆祝形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大禹治水》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搜集中国传统神话历史故事。通过拓展类作业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文素养。
其次,教师对作业布置的总量应该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从作业的数量、作业完成时间、完成地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如对于阅读课中拟人手法的学习,布置几道阅读题对拟人手法的认识进行巩固,布置多少字数的句段写作练习巩固拟人手法的运用,作业的难度、完成这些作业大概需要的时间、哪些作业更加适合在课内完成,哪些需要在课后完成,教师都应该有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三、增加实践内容,安抚家长情绪
“双减”政策的落实最直接体现在学生作业量减少、课外培训时间减少两方面。对于家长来说,这两点是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的最主要途径。“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家长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充分消化知识,巩固知识以应对最终的小升初考试存有较大的疑虑和不安情绪。
“双减”政策的设计是科学性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基于语文学科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特征,可以通过符合阅读课程内容的实践项目设计,号召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中,帮助家长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并不是靠简单的作业数量增加实现的。教师应积极地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小学生走出去,多观察自然、观察身边生活,并共同完成出游日记的写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描述能力;或带领小学生前往文化博物馆、有如糖人、刺绣等传统手艺聚集的集市,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家长的主动参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其内心的焦虑情绪。
结语
“双减”政策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育“唯分数论”的教学观念,使教育更大程度上回归本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以“双减”政策为依托,正确认识政策内容,设计科学严谨的创新型阅读教学课堂,全面、高效地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落实减负提质的路径探究[J].快乐阅读,2021(20):56-57.
[2]周逸琳.理念先行,素养优先——小学语文落实“双减”的主要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