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作者】 陈学群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兰溪实验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内容,它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同时对幼儿的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幼儿体育的价值,在指南背景下有效开展。
  【关键词】 幼儿园体育活动;特色教育;有效性

  户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幼儿运动的基本形式。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受到自然界的种种刺激,逐步接受外界环境变化的锻炼,从中幼儿的机体得到与外界环境平衡,增强身体的耐受力。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在《指南》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通常分为三个部分:晨间的体育锻炼、集体体育活动、下午的户外自由活动。
  一、开胃菜——晨间体育活动
  晨间体育锻炼作为幼儿入园的第一道门槛,犹如餐前的开胃菜,如果把握得当,会让休息了一整夜的身体各个部位重新“醒”过来,用最好的状态踏进新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我园主要是以两个方面来进行活动。
  (一)幼儿自选活动
  在晨间自选活动中,一直在探寻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我们在思考:怎样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场地及器械促进孩子走、跑、跳、投掷、钻爬等动作全面、均衡地发展?为此,我园尝试开展了循环式的自选活动。循环式的自选活动是孩子们主动、积极地搬运综合器械,学会了分工合作,学会了规划空间位置和路线,设置钻爬、走跑、跨跳、平衡等综合障碍活动区域,串成“环”状循环式的运动。循环运动模式,每天会有不同的孩子去组合体育器械,创设出新的运动项目,开始新一轮的大循环运动,每天更换、出新,不断的进行循环式运动,促进幼儿动作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主题式的早操活动
  早操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个集体活动。它既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又能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还能使幼儿有序的进入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在早操音乐的选择、队列的变换、内容的设计、器械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以趣味性和游戏性为主,创编主题式的早操活动。如:小班以《海底小纵队》为主题,师生共同扮演小鱼、小虾等角色在大海里遨游,跳起来和“水母”握手、从“渔网”下钻过去,当形象、逼真的音效响起“大鲨鱼来了”的时候,幼儿奔跑着、躲闪着、跳跃着,充分锻炼了幼儿走、跑、钻、躲闪等综合技能。
  二、主菜——集体体育活动
  谈到主菜,集体体育活动是当之无愧。怎样让集体体育活动不再成为简单的动作练习,以游戏为主,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多元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1.角色扮演法
  对幼儿而言,动画片之类的视觉效果要优于口头上的教育,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设置一定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强孩子的参与度和代入感,提高学习热情,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如:小班体育游戏《打雪仗》,游戏一开始就赋予孩子们小雪人的角色,通过训练基本动作,勇敢去搭救艾莎公主。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幼儿置身于“小雪人”角色当中,小雪人的身份赋予孩子们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训练基本动作的时候特别认真、到位,最后获得胜利的喜悦。
  2.逐渐增加游戏难度法
  在幼儿期间,幼儿对事物产生了好奇感,常常想亲自去体验。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有意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让幼儿在一次次挑战中积累经验,既能激发幼儿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主动参与、敢于挑战的精神,又获得快乐的游戏体验,促进了动作的发展。
  3.自主探究法
  在体育活动中,以发挥幼儿的主体个性、培养幼儿探究性思维为主要目标,提供一定的材料和创设情境,给幼儿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启发、引导和鼓励,让幼儿主动去尝试、探索,体验失败和成功。如小班体育活动《老鼠钻洞》,以参加米奇乐园的生日会的游戏情景引入,讨论如何获取梯子后方的食物?梯子的洞洞改变了能钻的过去吗?鼓励米老鼠们积极思考,勇敢尝试不同的玩法,发展爬、钻的基本动作。
  三、果汁——户外自由活动
  品尝完开胃菜和主菜,我们要喝点啥呢?果汁式的户外自由活动是最好的选择。如何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巧妙利用,让场地“动”起来
  幼儿园根据自己地理巧妙利用,开辟一块充满童趣的户外活动场所。大操场因为功能多用,适合作为综合运动区;利用不规则的角落和地段,比如小山坡的斜度开发攀爬区,小道画上跳格子;树上悬挂着吊床、麻绳、吊环等各种物件让幼儿随意摸高、爬树取物等活动……运动场地扩大了,活动内容和形式也丰富了。根据幼儿年龄层动作发展需求不同,错开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时间,让幼儿有更加宽松、更多自由选择的活动空间。
  (二)措施得当,让指导“活”起来。
  户外活动“放羊式”或“警察式”的现象还是会存在的,教师不知道何时介入?介入后怎样指导?出现不同性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不同的介入指导方法,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
  1.当幼儿的行为希望得到成人认可时要介入
  活动中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都是对幼儿信任和肯定的体现,让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信,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多次尝试取得成功,这时教师及时地介入给予肯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三人套圈》游戏中,五个男孩自主组合在一起,发明5人连环套的新玩法,刚开始无法做到顺利连环套圈,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获得成功,这时教师及时地介入表扬他、鼓励他,给他们以最大的支持,调动孩子的创造力。
  2.当幼儿有困难需求时要介入
  在活动中,幼儿经常会为了某些原因,不管怎么尝试都无法完成动作,当孩子向老师发出求助,这时教师要加入并了解幼儿的探索过程,讲解基本动作要领,成为幼儿探索过程的共同参与者和指导者,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3.当险情即将出现时要介入
  在户外自由活动中,很多意外都是突如其来,防不胜防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事先考虑周到,给于密切的关注,准备随时的介入,让幼儿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活动。
  4.发生纠纷、活动有停顿时要介入
  现在的孩子霸道、独占心理很强,有时经常会因一件不如意的事而产生矛盾,谁都不肯让谁,有的孩子甚至会大大出手,产生纠纷,甚至影响到让活动无法继续。这时,教师就应该找准时机及时介入、阻止。如教师不及时阻止,幼儿的矛盾是很难解决的,有可能发生危险。
  四、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自由、独立、轻松的优势,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情绪,加强体育活动的指导,保证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碧: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与思考(J).华章:教学探索,2015(Z2)
  [2]素华.关注幼儿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健康教育质量[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
  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PTJYKT1805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