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 刘 娅 李 松

【机构】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正文】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生活中时刻都会见到数学语言——双十一各大电商的交易额、高铁的到站、发车及行车时间......数学语言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读懂数学语言成为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基本课程,数学阅读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数学阅读遇到了问题:数学阅读意识淡薄;数学阅读范围狭窄;数学阅读认知存在偏差;数学教师缺乏阅读教学的方法;家庭缺少促进数学阅读的生活环境等。
  1.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成因分析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通过阅读,一方面获得对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小学低段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为未来数学学习埋下理想的种子。分析当前阅读存在的问题十分有必要,具体分析如下:
  1.1 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受限
  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阅读量不高,文字和图形题目的阅读能力弱。数学知识注重逻辑性和概括性,以苏教版为例,整体的编排基本是“例题”、“试一试”到“练习”,造成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课本,更不用谈主动阅读。另外,阅读中时常会遇到最多、至少等关键词,学生理解困难。部分学生还易受到题干信息的影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解题失误。
  1.2 教师数学阅读教学经验的匮乏
  在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掌握,没有为知识的生成做好课外阅读的铺垫,也很少安排固定的时间、恰当的方法来指导阅读。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数》,如果教师在课前通过阅读《汉声数学》中——“数是怎么来的?”,利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本知识的阅读学习就会顺利的多。
  1.3 家长对于数学阅读的认识不足
  家长对数学阅读的概念陌生,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大部分把阅读这个概念等同与语文阅读。家长为孩子购买数学书籍的时候,关注的是利用书籍来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很少有家长会给孩子安排数学阅读的任务,更不用谈指导孩子数学阅读了。
  此外,社会对于数学阅读的重视不足,市场上很少有系统的数学阅读书目,而且这些阅读书目对于年龄的区分也不是明显等。
  2.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为了解决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来看,通过教师钻研教材,拓展课外阅读,强化家长对孩子数学阅读的监督和指导,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等方面阐述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1 学生方面
  低端学生首先要逐渐学会主动阅读,阅读前,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的安排数学阅读计划,并坚持完成。阅读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阅读后,根据阅读的内容,提出自己对阅读的理解、看法甚至质疑。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在阅读世界里探索能力就会更强,收获更多一些。
  2.2 教师方面
  2.2.1 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归纳数学阅读的分类指导
  小数数学主要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课本内容的阅读主要集中于概念、公式、文字和图表。
  (1)概念和公式的阅读指导
  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公式的生成情境,理解前后概念的逻辑关系,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学习的“加、减”运算的概念和关系,“加数、加数及和”三者的变换关系;第二,提醒学生运用概念、公式的范围,例如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中学习方向,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会由于观测点不同,描述的结果就会不同;第三,加强学生的练习,巩固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2)文字和图表的阅读指导
  对于文字阅读,首先,教师要提醒小学生读题时不要漏字,读错字;其次,在阅读后,要引导学生分析关键信息,根据问题列出数量关系,最后解答。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理解了文字,初步养成解题的思路。而对于图表,例如几何图形、线段图题,可以引导和训练学生进行语言和图表之间的转化。
  2.2.2 钻研课外阅读,拓展数学阅读的范围
  小学低段数学阅读范围狭窄,为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是十分必要的。前提是教师要进行课外阅读内容的甄别和选择,注意分学段为学生选择书籍,低段的学生应该是以图画形式为主,内容上选择和即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能衔接,或者是当前学习内容的适当拓展,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数学史相关小故事、《汉声数学图画书》、《数学帮帮忙》、《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等,这样学生不会太陌生,内容上比课本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3 家长方面
  一方面,家长要布置适合阅读的环境,准备阅读需要的学具,例如高度适合的书柜,能调节的书桌、凳子、台灯等。环境要安静,玩具等物品要和阅读区分割开,最好距离比较远。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研究适合孩子进行数学阅读的书目,并给孩子配备这些书籍。另一方面,低段的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未形成,家长应该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在轻松阅读的氛围为中,和孩子聊一聊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回顾前面行文的内容等。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开发小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赵婷.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3]刘宏宏.学生数学阅读心理机制及数学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4]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刷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