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一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

【作者】 郑太飞

【机构】 贵州省余庆县城关一小



【正文】  【摘 要】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间密切相关,可以说,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其就需要将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如此才能够切实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关键词】 趣味;生活情境;作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数学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更加贴合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由此看来,数学教学要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对于学生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与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感知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数学就在身边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知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比如,教学“6”的加减法时,我创设了一个儿童观察和操作现实情境,指导两个学生分别给老师送上1个和5个苹果,2个和4个苹果,3个和3个苹果,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思考,你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情绪高涨,纷纷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了几个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用不同的数量信息完成了得数是“6”或“6”减几所有算式:1+5=6,2+4=6,3+3=6,6-1=5,
6-2=4,6-3=3。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其中的一个算式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妈妈买回6个香蕉,我吃了2个,还剩4个,列式是6-2=4,这样,使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掌握了有关6加减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融入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
  二、让数学从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展开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 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收集整理数据,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