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质量对策分析
【作者】 王 卉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小学生由此进入系统学习和大量积累汉字的阶段。中国汉字经过六仟多年的演变,积累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订系统的识字计划,引导学生不仅要认识汉字,还要认识汉字的形与音与意。识字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教师识字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创新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汉字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识字教学;质量策略;分析研究
学生认识汉字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也决定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故此奠定了识字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地位,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便从基础的识字开始。学生一年级阶段需认识和掌握的汉字达1000个左右,如何高质量的完成教育部制订的教学目标呢?优秀教师总结归纳,教师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识字教学在正确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何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课堂多元化,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集思广益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创新,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创设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广泛的教学应用中发现,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有效。一年级的小学生思维非常形象具体,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会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单纯的识字教学非常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长时间的关注,教师需根据此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课堂,创造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日月水火》中的“日”字时,教师先讲出有关太阳的谜语诱导学生讲出答案,然后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太阳图片,引导学生从“太阳”过渡到“日”,让学生形象地感觉到“日”的演变过程。在学生完成了对本节课“日月水火”四个字的认识之后,教师以开火车的游戏式让学生巩固学习,首先学生依次排列,教师拿出生字请学生一一认读,如有学生读错,教师便让火车停下来,由另一位学生读出正确读音,读错的学生为大家表演儿歌,然后再重新加入到火车的队列中。汉字的有效掌握需要不断加强记忆,教师通过游戏刺激了学生的记忆,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
二、结合汉字自身特点,增加学生识字的直观感
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六仟余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中华文化智慧,汉字从最早的简单、零散的符号,逐渐形成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文字体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普及汉字的造字方法、文字的演变过程,利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同音字、同意字等文字自身的特点,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诱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提高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日月水火》中的“月”字时,教师先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月亮从满月到月牙的变化,告诉学生古人在造字时,为了区别太阳和月亮的区别,就选择将弯弯的月亮画下来代表月亮,再向学生展示“月”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的数次演变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汉字的造字奥秘,感受古人的智慧结晶。
三、借助生活化的场景,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
只要学生留心,生活中处处都可转变为认识汉字的课堂。教师要掌握利用周边生活环境的自然场景,营造适合学生轻松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次数;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有勇于探索未知知识的勇气,遇到不懂、不理解的内容敢于求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精神给予鼓励,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发动家长为学生制作随身携带的识字本,将学生不懂的汉字记录在上面便于反复记忆,也可将生活中遇到的生字记录下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总之,教师要与家长紧密配合,借助生活中的场景,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让学生脱离课堂也能掌握知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疑问要主动耐心地解答,以免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打压,失去了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出外郊游,学生们玩的非常开心,教师决定趁学生玩乐的时机带着学生做做游戏,于是让一名学生斜靠在树下,教师指了指那名学生问:“你们看XX现在跟树组成了什么字?”学生开动思维纷纷讲出了答案,教师奖励了说出正确答案“休”字的那位同学。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再尝试人字还可以组成什么字呢?”学生们纷纷脑洞大开,在教师的引导下三两成群各组成了“从”、“众”、“个”、“丛”等字。教师通过汉字自身特征,通过游戏增加了学生的识字数量,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教学方式。
结束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的多种手段,结合汉字自带的文化特质,利用现实生活的场景,为学生营造多种多样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教师要联络家长为学生识字创造条件,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莲芳.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2(01):24.
[2]江朝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分析[J].红豆教育,2021,3(20).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识字教学;质量策略;分析研究
学生认识汉字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也决定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故此奠定了识字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地位,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便从基础的识字开始。学生一年级阶段需认识和掌握的汉字达1000个左右,如何高质量的完成教育部制订的教学目标呢?优秀教师总结归纳,教师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识字教学在正确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何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课堂多元化,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集思广益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创新,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创设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广泛的教学应用中发现,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有效。一年级的小学生思维非常形象具体,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会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单纯的识字教学非常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长时间的关注,教师需根据此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课堂,创造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日月水火》中的“日”字时,教师先讲出有关太阳的谜语诱导学生讲出答案,然后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太阳图片,引导学生从“太阳”过渡到“日”,让学生形象地感觉到“日”的演变过程。在学生完成了对本节课“日月水火”四个字的认识之后,教师以开火车的游戏式让学生巩固学习,首先学生依次排列,教师拿出生字请学生一一认读,如有学生读错,教师便让火车停下来,由另一位学生读出正确读音,读错的学生为大家表演儿歌,然后再重新加入到火车的队列中。汉字的有效掌握需要不断加强记忆,教师通过游戏刺激了学生的记忆,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
二、结合汉字自身特点,增加学生识字的直观感
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六仟余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中华文化智慧,汉字从最早的简单、零散的符号,逐渐形成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文字体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普及汉字的造字方法、文字的演变过程,利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同音字、同意字等文字自身的特点,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诱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提高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日月水火》中的“月”字时,教师先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月亮从满月到月牙的变化,告诉学生古人在造字时,为了区别太阳和月亮的区别,就选择将弯弯的月亮画下来代表月亮,再向学生展示“月”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的数次演变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汉字的造字奥秘,感受古人的智慧结晶。
三、借助生活化的场景,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
只要学生留心,生活中处处都可转变为认识汉字的课堂。教师要掌握利用周边生活环境的自然场景,营造适合学生轻松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次数;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有勇于探索未知知识的勇气,遇到不懂、不理解的内容敢于求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精神给予鼓励,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发动家长为学生制作随身携带的识字本,将学生不懂的汉字记录在上面便于反复记忆,也可将生活中遇到的生字记录下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总之,教师要与家长紧密配合,借助生活中的场景,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让学生脱离课堂也能掌握知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疑问要主动耐心地解答,以免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打压,失去了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出外郊游,学生们玩的非常开心,教师决定趁学生玩乐的时机带着学生做做游戏,于是让一名学生斜靠在树下,教师指了指那名学生问:“你们看XX现在跟树组成了什么字?”学生开动思维纷纷讲出了答案,教师奖励了说出正确答案“休”字的那位同学。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再尝试人字还可以组成什么字呢?”学生们纷纷脑洞大开,在教师的引导下三两成群各组成了“从”、“众”、“个”、“丛”等字。教师通过汉字自身特征,通过游戏增加了学生的识字数量,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教学方式。
结束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的多种手段,结合汉字自带的文化特质,利用现实生活的场景,为学生营造多种多样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教师要联络家长为学生识字创造条件,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莲芳.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2(01):24.
[2]江朝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分析[J].红豆教育,20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