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作者】 袁 凤 张 艳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写作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经验和生活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写作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有一定的阅读量和词汇量外,还要求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才能有虽然微小的,但却生动丰富并闪耀着道德光芒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反之,就会失去行动的指导,陷入生活的误区,就会缺少正常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使自己的作文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情感教育。
  【关键词】 作文教学;情感教育;方法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不同方位、多种渠道培养、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他们健康的思想感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
  1、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延伸训练中培养情感
  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训练,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读写结合,延伸课文内容,让教材激情传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必能真情感人,这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如在学习《背影》、《养母》等一组反映至爱亲情的文章后,学生都明白了其实我们的父母虽然也有不少缺点,但他们是爱我们的,只是我们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它忽略了而已,那么这时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好好回忆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以“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为题写一篇短文,以加深他们对父爱和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热爱父母的情感。
  2、架设桥梁,在随笔训练中培养情感
  学生的随笔本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情感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及时准确地把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感受,包括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具备较为丰富的情感。他们会把生活中情感丰富的事理,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并会产生写作的冲动,自觉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学生的随笔训练还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如今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情感冷漠,没有朋友,他们往往在随笔中吐露自己的心声。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多和学生开展笔墨谈心活动,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又能把准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3、精心创设条件,诱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之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首先,紧扣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情感。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培育于真情实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白居易在《策林》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暖叹,发于吟咏。”因此,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的热情,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针对“希望工程”、“打工潮”、“追星族”等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对于“希望工程”,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我们虽不富有,但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已经很幸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节省开支,为希望工程尽微薄之力。”有的说:“希望工程不仅是救助一部分失学青少年,更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我稍加归纳,然后布置作文。由于情在笔先,学生写来得心应手,觉得作文并不神秘可怕,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创造写作情境,启迪潜在情感。学生在作文时,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思路中断、无法选材立意的现象。为此,我常创造与之相关的意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角色,联想所学知识,启迪潜在情感,诱发学生潜力,激发情感的共鸣,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一有真情实感。如上课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用表演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增加同学之间彼此的亲情;组织学生观赏当地的文化景点,激发学生对文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考;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播放《黄河颂》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讲述社区互助友爱的故事疹者以小组为单位到自己居住的小区搞活动,激发学生友爱互助的热情。学生有了自身体验和间接的感受,自然有了诉说的欲望,就有了真实感情。良好的写作境界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触景生情,挥笔而作,一气呵成,文通字顺,情真意切。  
  4、批改作文,转化情感
  作文批改也可培养或转化学生情感。无论眉批总批,都要有情感方面的内容。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应该重视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学生在作文中是否有感情表达,表达的感情是否积极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对作文的评价,还能看出学生是否用积极的眼光看生活,甚至能发现他的情感体验是否影响他的成长。看到这些老师要用批语加以指出,尤其对不健康的感情要重点讲评,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促使他们的消极情感得以转化,使他们能正确地看待他人和社会。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侯,千万不能忽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相信如果做到了这点,那么无论是从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角度来讲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