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作者】 韦凤兰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周覃社区周覃小学



【正文】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发布与落地,减负成为教师与家长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多元化设计作业是"提质减负"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相关原则,对作业内容及作业形式进行多元化设计,调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政策;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小学作业设计成为小学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检验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巩固基本技能、技巧的应用能力。语文作业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具有激励性,又有针对性,可以使学生及时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双减政策纳入到自身的教育理念之中,着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优化自己的作业设计。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被动听课的地位转变为课堂的主角,从而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当中。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在讲完课之后,可以留几项课后作业:

1.熟练掌握本节课的字词,并通过自己的话语将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在一张纸上。

2.学生在课后的时间进行自由分组对《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进行角色扮演,重点突出“ 如何用草船借箭?”这段故事情节。

3.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本文主人公的其他故事,选择最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

教师在留完作业之后,一定要表明此次作业的规则:第一项作业时每位学生都要完成的作业,而第二项第三项作业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其中一个,并在下堂课的时候,教师也要按时的去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通过优化语文课堂的作业,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巩固了当天所学习到的知识。

二、设计单元类作业,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

单元类作业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执行和评价的所有作业的集合。单元类作业设计遵循统一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学生在完成单元类作业的过程中,突破了传统作业固定化的框架体系和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发展思维,完善情感价值,形成核心素养。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寓言故事之后,我让学生以寓言故事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包括概括寓言故事内容、读了故事懂得的道理、给故事配上图画等,使学生深入地领悟故事的内涵。

三、设计合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家长、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作。合作类作业是与他人共同完成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学生不仅要完成作业,更要学会交流、学会接纳、学会宽容。设计合作类作业,可以让学生乐中求教,发散思维,展示才能,发挥个性。如在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传统节日,我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部分学生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或传说;部分学生收集有关的古诗或谚语;部分学生收集灯谜等,然后课堂上交流学习。这样既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还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愉悦。

四、设计自主式作业,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主式作业是学生依照教师设计的作业范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作业的易难度。同时,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自主管理作业完成过程。自主式作业设计时,教师通过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生完成自主式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适时引导学生生成意义、建构知识。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如学习了杜牧的古诗《清明》,课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几首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背诵。灵活多变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可以使学生的被动做作业转为学生的主动做作业。

五、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要贯穿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语文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学科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学习整体。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四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家亲自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留意实验发生的变化。学生有了实践操作的基础,在习作时就有话可写,条理清楚,并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使语文知识得到内化。

六、设计探究性作业,发散学生思维火花

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应该以教材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部编版三年级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后,我让学生思考,白求恩大夫在做手术时遇到什么情况?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结合语文每一个单元的基础训练进行探究,语文基础训练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基础训练内容的探究,激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设计分层性作业,体现学生个别差异

“双减”政策提出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设计理念做出相应的改变。尤其是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结合分层设计作业的概念,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分层,进而结合作业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学习弱点和优势。在学习了课文《赵州桥》后,我这样布置作业: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作业按学生的不同层次,分三个层次:(1)结合赵州桥的位置、名称、历史以及特点写简单明了的导游词。(2)找写得较好的导游词展示,让学生分析好在哪里。(3)找写得较好的导游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这样,语文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训练并获得提高。

八、改革作业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在作业批改中分层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尊重每个学生,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作业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有时采用打分制,有时采用等级制,对优秀的作业盖印章或写上激励语。对一次作业进行多次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作业的形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罗玉清.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 [J].魅力中国,2019,(45):71-72.

[2]王娇.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 [J].新课程,2020,(29):193.

[3]白玉.小学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 [J].考试周刊,2017,(84):59-60.

[4]董群英.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研究的思考及策略 [J].考试周刊,2018,(48):84.

[5]刘淑芳.小学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J].新课程·小学,2017,(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