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 李培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奥华城



【正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当是有效的,使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才得出恰当的答案。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注重科学性,也要注重艺术性,还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才能够达到一定的启发,或者是受到一定的教训,总结得到学习的经验。教师的一切提问都要尊重课堂,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教师问题的设计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能够真切感受到语文课堂参与。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一、问题有难度

"问题",自身就带有""这一属性,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要有难度的,不是学生随随便便就能够解答的。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思考提问的对象,问题的受众群体、知识层面,使学生在当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下自我感觉有"难度",但是也有思考和解决的空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思考、学习能力的提升,甚至是引导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提问。字词教学中,遇到有难度的字词""""等字,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难度的字词怎么读;阅读教学中,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向学生提问""邓小平爷爷怎样植树?"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感悟,认识到邓小平爷爷爱护环境、为祖国绿化做贡献的精神。

        二、提问有梯度

教师在教学中提问要有梯度,这个梯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自身带有梯度,通过一个个逐渐深入的问题的引导,实现教师预设中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切入某一个角度思考。在小学阶段,教师设计"连环问",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教师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学习教师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二是被提问的学生知识水平有梯度,在面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时,教师要提出适合这个学生的不同问题。以《称象》一节课的学习为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思考。但是在提问中,教师要适应不同的学生特点。对一些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从文本层面来提问。例如,曹冲称象的这一个过程叙述;对于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从知识扩展的角度提问。例如,还有其他方法来称象吗?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不会"边缘化"一些性格内敛、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

三、提问有启发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相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要完全掌握需要费一番工夫,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生搬硬套、毫无生趣,那么对学生来说更难诱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在提问过程中一层一层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在问题当中思考下一个问题,这样最终问题迎刃而解。

如在课文《蒲公英》中,在学生没看课文之前,教师首先提问:"蒲公英什么样子?大家认识么?"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细长的身体上面长着圆圆的脑袋。"有的学生回答:"小黄花,有绿色的叶子紧贴泥土地面。"还有学生回答:"风婆婆一吹它变成无数个降落伞飞舞在天空。"经过学生对蒲公英形象的描绘,教师接着提问:"刚才大家说得对极了,那么蒲公英被风婆婆一吹,它们都愿意飞到什么地方呢?"这时大家又举起了小手,有的答道:"它们开着降落伞飞向茫茫草原,那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的答道:"它们飞进大海,在大海里和鱼儿们玩耍嬉戏,"还有的说:"它们希望飞进沙漠,因为沙漠都是沙子,它能快速生长。"听完学生的发言之后,老师又提问:"那个飞向大海的蒲公英降落伞如果被海水浇湿身体,怎么再飞起来呢?那个飞向沙漠的蒲公英降落伞,如果想喝水了怎么办呢?"这时学生纷纷陷入问题思考中,过了两分钟,有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老师,蒲公英在大海里会被海水淹死,也会被鱼儿们吃掉,所以不能存活;沙漠里面的蒲公英因为没有足够水也会被渴死,同样不能活下来,也就是说蒲公英必须有水、泥土和阳光才能生长!""回答得很好,大家鼓掌!那么大家翻开课本《蒲公英》这一节课,想想如果你们是太阳公公,你们会怎么劝告两位不听话的蒲公英?"这就是针对问题要有启发性,诱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问有针对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太过于感性提问,更不能随意提问一些无聊的问题,如"能做到吗""对不对""美不美"等,看起来能活跃课堂氛围,实际上这些问题不能给学生任何思考目的,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所以教师提问要有明确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课文《狐假虎威》一课,如果我们想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那么教师就可以把问题设定为:"如果我们在森林中遇见老虎,该怎么办呢?"经过几分钟思考,有学生答道:"碰见老虎,我就爬到大树上,等老虎走了之后我再走。"有的学生答道:"我是运动会跑步冠军,我就疯狂地跑,逃出森林。"还有学生答道:"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点火把老虎吓跑。"学生的回答针对自己设定的情境,可谓有理有据。通过这样明确的提问,让小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经过课堂互动,让他们更理解课文内容的真实含义,我们从小到大都不喜欢借助别人的势力扬自己的威风,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做任何事情,碰见困难一定要冷静地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

五、总结

综上所述,学校教师要不断创新对学生不同的提问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有趣且高效的语文课堂。老师需要了解提问教学的核心要求,掌握提问的艺术,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的与老师进行交流,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从教师提问或自己提问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构建[J]. 蒙扬革.  才智. 2020(15)

[2]关于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措施分析[J]. 尚宏杰.  天津教育. 2021(19)

[3]精设问题 有效施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 季婕.  小学生(上旬刊).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