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英语口语教学在同质化中突围

【作者】 姚朝华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莆田锦江中学



【正文】  【摘 要】 语言学习需要在输入输出中实现平衡。作为英语学习的有机体,口语教学的关键性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听的有效体现,也是读写的重要载体。初中英语教学,教师要以口语表达为切入点,以同质化的形式引爆课堂,引导文本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交织,拓宽学生认知基础,促使他们在表达中感知、理解知识,深入到文本中心区域,生成鲜活的口语表达智慧,实现英语学习突围。
  【关键词】 初中英语;口语表达;同质化;突围

  英语口语教学同质化是现代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一种一种非创造性模仿。学习英语知识时,以文本内容为基点,在综合解析的过程中进行模仿,逐渐趋同,顺利实现文本与学习主体接轨。口语教学需要建立在语言的理解、交际基础上,借助模仿的形式展开表达。在同质化过程中,学生逐渐触碰到英语学习的本质,在学与思、思与学的相互转化中,表达欲求更加强烈,积淀语言运用经验。
  一、化简为繁,营造浓郁表达氛围
  语言是在不断学习、积累、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其本质是交际。英语作为典型语言学科,只有彰显其工具属性,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然而交际活动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在语言感知、吸收、理解、内化之上,在创造性的运用中实现认知生化,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感知是浅显的、简单的,要想将认知推向更深处,教师要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抓住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从中寻找切点,并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助力下营造出浓郁表达氛围,让学生由单词、短语出发,探索更为繁杂的句、段,激活学生潜在学习认知,坚定英语表达方向。
  高级的教学活动往往是从简单的事物开始的。学习活动就是要去繁就简,越是简单,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迅速。一个简单的单词,或许就可以成为触发学生表达思维的引线。学习人教英语Unit 1 My name's Gina,学生刚刚升入初中,与同学之间还很陌生,要想帮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充分了解彼此是关键。为此,教师播放学生座位表,展示姓名卡片,让学生用抽签的形式将抽到的卡片粘贴到屏幕上。大部分学生之间比较陌生,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学生必须走到同学面前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姓名。“Hello, my name is Zhao Wei.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Chenfei. Nice to meet you.”学生一边表述一边握手,课堂学习氛围异常融洽、和谐。在任务的驱动下,表达交际自然发生。
  二、从仿到演,实现情感多重交织
  模仿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往往是从模仿中来,进而在内化过程中实现升级,把握知识本质的过程。英语口语表达中,模仿的载体就是文本,精准拿捏文本内容,触碰其主题,是学习的基础。初中英语教材无论是从内容主题还是结构安排上都极具科学性,契合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点。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欲望较强。如何将欲求升级,促使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融合,还需要教师有效设计,抓住学生对文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由仿到演,借助趣味演绎活动进行助攻。演绎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彰显了教学智慧,对增强学生表达自信,点燃智慧火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基础性的表达不是障碍,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开口。学习人教英语Unit 2 This is my sister,这一单元内容贴合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中异常专注和兴奋。教师把握有效教学契机,以无声电影播放的形式设置学习导向。学生被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深深吸引。教师展示的视频虽然有内容和情节,但没有声音。学生非常着急,他们主动举手,希望能够补充对话内容。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进入主动表演的状态。“Hello, Li Yang, who is the boy beside you? He looks about your age.”“Yes, he was born on the same day as me. We are twins.”“Wow, really? This is really an interesting thing.”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在演绎中他们将自身认知与视频内容相融合,将口语表达推向了崭新台阶。
  三、由此及彼,锤炼有效交际思维
  文本是个例子,但又不仅仅是个例子,它是学生思维与文本思维衔接的通道。在文本内容的引领下,学生认知迅速被激活,以相关话题为引子,积极主动参与到口语表达中。口语表达看似只有几句简单的对话,实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表述过程,语言之间的相关性和逻辑性异常显著。初中生缺乏逻辑思维,学习活动缺乏系统性、条理性、递进性、延展性。唯有展开适当的拓展延伸,对表达活动进行有效规划设计,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彰显其价值,口语表达效果也才能完全显现。教师可以抛出文本相关话题,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借鉴、实践中完成知识内化,灵活语言运用,实现学与用的和谐统一。
  从宏观视域来看,初中阶段英语口语表达独具特色,其阶段性、初始性特征显著。打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脉络,是学习的关键。学科属性和学生学习基础决定了口语教学必须顺应教学规律,在文本阅读和实践转化中将学习活动推向高潮。学习人教英语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时,学生对文本内容探索兴趣极浓,教师针对学生认知基础和兴趣点,结合文本内容,给出针对性、具体化设计,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Now that you enter a store and buy school supplies, how will you communicate with the salesperson?”学习深探任务既源于教材,但又有所革新。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学生从文本缜密的逻辑性着手,进行学习拓展延伸。在系统梳理后,他们借鉴相关句型和结构,口语表达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Can I help you?”“Yes, I need a school bag.”英语教材极具借鉴价值,学生由此及彼,顺利完成了话题探讨,表达智慧得到启迪。
  英语知识独具特色,每个知识在内容、形式上都存在巨大差异。面对知识的差异性,如何将其进行输出,以同质化的形式融入不同学生群体中,是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突破传统口语教学包围圈,教学同质化是有效切点,能够直击学生心灵深处,触动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求。教师不妨化简为繁,从仿到演,由此及彼,在多种形式的加持下,升级口语表达,实现语言输出。
  参考文献:
  [1]马福花.浅析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8):49-50.
  [2]黄雅芳.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1(11):16-18.
  [3]柴相超.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21(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