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学前教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探究

【作者】 何吴霞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恒大第三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不断得到重视,很多幼儿园老师认为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给予幼儿必要的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又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超强的专业技能,更要做一个细心人,时时刻刻关注幼儿生活,抓住一切可以教育的机会。教师不能把教育教学拘泥于课堂教学中,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
  【关键词】 动手能力;注重游戏;策略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启蒙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心智上是非常幼稚的,对于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探索的欲望,时刻好奇着身边发生的事情。然而,这个时期的儿童对于外部事物又是十分敏感的,只要辅以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儿童的智力发展会非常快。生活化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手段,将枯燥的幼儿教育方式带入到生活中,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幼儿的智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卢梭曾提出一种自然教育的主张,这种自然教育便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方式,让学前儿童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界的点点滴滴,这才是教育。
  一、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式
  如何有效利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幼儿活动能力,是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要求,幼儿“教育生活化”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它的内涵,充分利用生活的典型事件和突出示例在幼儿园课堂中进行学前生活化教学,使得幼儿在启蒙教育阶段不断认识生活,尽快感知生活的重要性,为幼儿以后健全的人格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从孩子初级阶段入手,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并引导幼儿不断认识和了解。
  二、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育应重视儿童德、智、体、美、劳的相互渗透,而不是苍白的、过早的知识教学。现实表明,在幼儿园,孩子们过早的学会了小学的知识,在升入小学后,许多教师反映,孩子们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学会了的内容学生们就不愿再集中注意力去听,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幼儿教育要突出其个性,重点培养的是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而不是过早学习本不该这个年龄接触的知识内容。比如,有些家长,在孩子们三、四岁时,就逼着孩子们背诵唐诗,逼着孩子们认字,逼着孩子们练习乐器等等,这都是不可取的。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是不能理解唐诗到底是什么的,只是鹦鹉学舌一样的背诵下来而已,也只是满足了家长们互相炫耀的心理而已,他们并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再如,孩子们学习乐器,每天要练习几个小时,不仅把孩子们玩儿的时间剥夺,更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童年留下了阴影。他们只是单纯的把乐器练熟了而已,并不能感受到乐曲中流露的情感,这样他们就变成了机器。再如,学前教师们在上手工课时,注重培养孩子们自己动手的能力,不要用大人的思维禁锢孩子的思维。如,教师将工具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制作桌子或椅子等,孩子们通过观察身边的桌子椅子,自己动手。这样一节手工课,孩子们制作得开心,教师也将生活化教学融入了课堂。
  三、注重游戏——以数字的认识为例
  孩子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天生兴趣,在游戏中学习到的思维能力和技能也是最重要的。在学前教育中,在我们的一般概念中,游戏常常与枯燥的数学和数字相结合。一方面,它可以使抽象数学生动有趣。另一方面,它可以使数学活起来,增强数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这是一种效益显著、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孩子的数学课程,最主要培养的就是孩子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教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把生活情景引入课程,如:跟妈妈去买水果,去玩具店里买玩具等这样具体的情景。让孩子有更多的代入感和熟悉感,不会因为不了解而失去兴趣。而在熟悉数学时,这样的生活情景也可以无形中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使幼儿的学习活动轻松愉快,也为日后的提升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实践中发展,实践中学习,逐步提高。
  四、利用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学材料多种多样,如何把材料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材料,是现在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教师应该抓住幼儿好奇好动,特别喜欢新奇事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操作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产生兴趣、产生想学、愿意学的积极情感,把生活化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到实际教学当中。幼儿园大(1)班玩角色游戏“逛超市”时,给小朋友们每人给10元钱。超市里摆有1元的肥皂,2元的牙刷,3元的毛巾,4元的钢笔,5元的玩具,6元的水彩笔,7元的图书,8元的铅笔盒,9元的积木等,老师是营业员。老师告诉小朋友们:“请到本超市里购买你需要的商品,小朋友们需用自己手中的10元钱,尽可能多的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注意自己只有10元钱,最后到老师(营业员)这来清点货物付款”。老师引导幼儿4元的钢笔,5元的玩具,总共9元,还给你找回1元等。老师依据幼儿选择不同的商品进行引导。以上游戏中幼儿以顾客的身份将活动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是幼儿的运算能力得到运用。这个情景的设计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幼儿日常生活中逛超市的经验引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既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又在玩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活动教学活动能力,从而使幼儿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活动教学活动,教师有效地创设与幼儿相关的生活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感知活动教学活动的存在,为幼儿活动教学活动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不再枯燥,避免教师课程安排松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导致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学前教育的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仔细观察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寻找可以设置课程的场景。我们不仅要学习欧美等国家的优势,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利用日常生活环节对孩子进行活动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对活动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赵久亮.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
  [2]杨明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成才之路,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