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双减”背景下农村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作者】 沈 军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推行,对小学阶段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农村小学的要求更高。如何通过科学方式,平衡、稳定地开展日常班级管理与引导教育工作,成为了当代社会小学教育领域事业发展的重点关注方向。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针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双减背景;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发展与创新

  引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以往传统的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社会教育形式的整体发展步伐,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以提升自我综合教育素养为核心出发点,针对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必要创新与优化,为优化班级管理风格、塑造课堂良好学习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一、“双减”政策落实前,农村小学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度不足
  随着教育新时期的不断推进与落实,很多小学校园都把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视为教育发展之根本,期望能进一步提升班级的整体管理质量与水平。但是在实际落实与发展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小学班主任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干扰,在有效管理期间坚持采用以往老旧的教育观念与管理思想,将大部分优化与创新精力都放在教学管理上,反而降低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其他方面领域技能停止不前,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初衷相违背。
  比如:某农村学校的期末评判“三好生”的标准为:成绩好+平时行为表现尚可,这样的评判标准并不少见。在这个标准中,很明显是将文化课成绩,也就是智育,放在了绝对位置。这样的评价标准,迫使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2)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由于小学生自我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同时对待事物的处理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期间,时常处于弱势方,一直扮演着“服从者”角色。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才导致班主任在整体管理活动中,错误的将自己视为管理主体,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管理主体性,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现象。
  例如,在传统教育观念与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很多班主任对班干部、组织委员等学生成员逐渐失去信任,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命令、奖惩”的形式来单方面解决学生管理问题,并且对任何大小管理事物都亲力亲为,存在着过度管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主体性,从而阻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创新方式
  (一)社会层面
  (1)全面加强班主任管理专业化培训
  当代小学生受到时代变化的影响,所身处的教育成长环境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外加上家长过度溺爱等内部影响因素,使得学生存在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与以往学生相比思想更为活跃,也更具思想主见,因此给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平添了不少难度。
  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以往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与管理思想已然无法满足小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需求。因此在进行相关班级管理活动之前,小学班主任要及时革新观念,并同时通过定期培训、技能学习、经验共享等方式打破传统思想桎梏,从而塑造全新的思想与管理态度。
  (2)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
  家长对孩子的过渡溺爱,是班级管理中最令老师头疼的事。很多时候,班主任在班级通过各种方式跟学生达成某种默契,养成较好的习惯。可是回到家以后,习惯不能持续,甚至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正好跟班主任的要求相反,结果导致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所以要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手机里的公益视屏、社区组织的公益讲座、免费发放的公益书籍等,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达给家长。
  (二)学校层面
  (1)加强班主任的选拔,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
  不是所有老师都能胜任班主任,要让所有老师都能胜任班主任!学校每学期都要选择合适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有责任心、有处理事情能力……的老师。对班主任的待遇及各方面都应该相应的提高,如:工资每个月比非班主任高一个层次,评优评先有优先权……(很多细则虽然有,但是很多农村小学执行力度不够)
  学校内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吸纳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班主任。
  比如:全国教育名家常作印老师所在的学校,就一直很重视班主任团队的打造。在团队里,每一位老师能够迅速进步,少走很多弯路。
  (2)营造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
  学校营造好优秀班级文化的氛围可以带动班级文化的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让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自发的形成共同体,以班级为单位,班级的荣誉就是每一位任课老师和每一位孩子的荣誉。比如,某农村小校在平时的管理中,重视优秀班级的评比。每周升国旗仪式后,就颁发上一周优秀班级的荣誉旗,并在每学期统计班级获得荣誉旗的次数。每学期进行班级文化的评比、班歌评比等活动。该学校的学生就比其他未重视班级管理的学校学生平时表现要好。
  (三)班级层面
  (1)合理构建师生共处关系
  为了有效消除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畏惧心理,在日常班级管理与互动交流期间,班主任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共处关系,从而达到全面增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整体了解程度,最大程度上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引导班主任用“细心、爱心、关心、以及耐心与诚心”的方式,与学生之间建立朋友关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以此在确保在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与支持,进而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诚心服从管理,为构建师生共处和谐关系奠定基础保障。
  (2)针对学生个体不同,开展具有差异性的专业化管理活动
  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的小学生存在“坐不住、小动作多、课堂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以及在书本中胡乱涂鸦”的问题,给整体课堂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班级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而诸如此类现象问题的频繁出现,都直接反映出课堂教学氛围不足,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才会出现注意力分散、交头接耳等现象。
  而针对此类行为不良的学生,如何进行问题现象的规避与有效解决,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里情绪,同时不要一味的去批评,更多的是要懂得“先肯定、再否定”的管理原则,在稳定学生心里情绪的基础上谩慢进行相关教育与管理工作。同时还要依照学生的个性、行事作风、性格特点的差异性,来进行“因材施教”,并形成“循序渐进、抓小放大”的正确管理思想,从而全面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使其能在日常管理与教育活动中慢慢改变。
  结论:综上所述,“双减”之后,更加要求学校在管理上进行细化、人文化、差异化的对待。学校要更加重视班级管理,从不同层面寻求帮助和强化班级的管理。摒弃老旧的管理观念,用适应当下的理念,开展班级的各项文化建设,做到班级不需要老师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只有用心来对待班级管理,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志海.试析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519-521.
  [2]齐爱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探索[J].学周刊,2020(01):164.
  [3]王立婷.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