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走近学生,用心管理

【作者】 梁雪平

【机构】 广西省灵山县三隆镇石梯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班主任在学生成长的路上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将影响着班级的管理效果,面对学生成长路上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必须走近学生,用心管理,使学生能够从中受益,让爱引领学生成长。
  【关键词】 走近;培养;公平;用心管理

  从教30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实践所悟:班主任是班级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导人。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细心关注每位学生行为。我未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我的奉献。所以,作为班主任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以想,急学生之所以急,用“心”来管理班级,一直是我做班主任的工作思想。我是这样做的:
  一、亲近学生,赢得信任
  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与父母同样的爱。这是我一贯的作风,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因为:“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的人,才会喜欢上你的课。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每接一个班,为了尽快赢得学生的信任,我很注重第一次和学生上课的“关键时刻”,课前我会好好准备,列好说话的提纲,尽量使第一天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春期学期第一天我上了一节自我介绍课,我是老师,先得从我介绍起了,我当时对学生说:“我在石梯10多年了,不用介绍想必你们也知道我姓什么了吧?”当时就有学生说“姓梁”“对,因为天气太热了,需要有一股‘凉’(梁)风给你们吹一吹”我边说边鼓着腮帮子做了个吹风的动作,“‘凉’吗,喜不喜欢?”当时把大家逗笑了,一下子也把学生的距离拉近了。顿时,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纷纷介绍自己,也许受我的影响,有个叫何叶的学生,大胆地站起来,自我介绍地说:“我姓何,名叫叶,其实我更喜欢花,可妈妈说我是男孩子只能做绿叶了”他话音刚落教室里笑声四起,他的话又把课堂气氛调了更高一个层次。下课后大家围着我问这问那的。去年的教师节,学生在送我的卡片中写道“虽然你刚教我没几天,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下课后我问她:“我刚教你,你怎么知道我是好老师?”她微笑地说:“老师你上课很幽默”。我心理暗喜,心想第一节课真的马虎不得。
  作为班主任,主动走近学生,只要热情一点,给学生一点“阳光”,学生就会“灿烂”,很多班主任除了布置工作、上课、批改的时间,其他时候很少会呆在班里。即使呆在班里,也是在做自已的一些事。其实用心亲近学生,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也会享受到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老师内心深处没有把孩子摆上平等的地位,无论你说得多么悦耳动听,我们的学生还会远离我们,甚至惧怕我们。因此,班主任蹲下身子走近学生,不是自我“矮化”,而是人格升华;不是“迁就”他们,而是为了平等待人。《古兰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央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啊!作为班主任也应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无形的距离,这种距离对教师来说,只是一张“纸”,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是“坚冰”,教师不去主动“捅破那层纸”,却期冀学生“破除坚冰”“突出重围”,这本身就是舍易求难。其实,教师只需向学生“跨”一小步,学生就会大踏步地向教师“奔”来。平时有事没事,我都喜欢找学生聊几句,有时主动参与学生的一些课间活动,有时也只是坐在那儿细心观察,反正很舍得花时间和学生呆在一块。这样,哪个学生喜欢什么,哪个学生擅长什么,学生的哭,学生笑,我都是非常清楚的。学生在跟我谈天说地,玩耍嬉戏,不知不觉,把“心窝子”的话掏给了我,把心里的“秘密”告诉了我。这时的我,不知有多高兴。
  二、培养干部,给己减负
  班级工作是繁琐的,如果每一件事情都由我们班主任亲自去做,不累死也会喘不过气,所以培养助手是为自己减负的最好途径,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培养班干,首先要善于抓好“关键人物”,在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关键人物在有形或无形之中起着决定作用,这就形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一种“从众”心理,顺应这种心理我了解班中那些品学兼优的并且能带好大家进步的同学让他们做班干,让这些管理班级,给他们具体分工;如宣传委员负责班上的黑板报的更新,纪律委员负责记录红领巾的佩带情况,语文学习委员负责记录同学背书、收作业等等,所有这些琐事,都是班干部做的,当然为了让他们更买力,也有了连哄带“骗”的手段,怎么“骗”?我对他们说:“凡是当班干很负责任的,我们学校都会给你们加分(其实加分无非就是期末给他们发奖状),将来出了中学,那里的老师也抢着要你,能做好班干的人才是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干大事的人,出到社会你们就是董事长、总经理”这么一激励他们可积极了,清洁区的清扫,大小便处的轮值都是学生干部分工好的。连每课的生字,词语的听写默写都是由班干课后监督完成的。我们的教室门是朝北的,门上的横闩不知道什么时候坏了,关不了门。这件事还来不及向领导反映,下午上课时发现门让班干弄好了——他们挺有办法的,找来了一块小木板。用钉子把一头固定在门框上,关门时只要转动小木板一压,门就关实了。当时我很高兴,大力表扬他们的创造里和责任敢。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鼓掌称赞。过了几天,五年级班主任对我说“你们六年级学生把我班的教室门弄好了。”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了解到五年级门坏了,反正他们做这好事都是自发的。当时少先队辅导员在校会上还表扬了他们。当然,对于一些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我也会亲自解决,但大多都是指导他们去做。有了班干部的帮助,我做工作轻松多了。
  三、公平对待,教会做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敢于提出意见的学生表示赞许,鼓励学生互相讨论问题,制止学生之间的互相攻击、嘲讽和贬损的态度,让学生学会聆听、尊重对方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在自由、安全富于创造性的集体气氛中学习。对于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偏袒,不呵斥,我会找最有效最独特的解决方法。记得有一次两个学生因一点小矛盾而相互争吵,谁也不理谁,我把她们俩找来,先让一个说完自己的理由,然后指着她对面的一把空椅子笑对她说:“坐到这椅子上来,现在请你以另一个同学的身份讲一讲理由。”学生讲着讲着声音越来越低,表情也越来越不好意思。最后俩个女孩子都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我们俩都有错,现在我知道我错在哪里了。”我笑着说:“你们俩互相还生气吗?”“没有了,老师”于是两个同学心里的结解开了。在解决学生矛盾中,我没给她们讲什么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理解、体谅的大道理,但收效很好。其实在这次矛盾处理时,我只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空椅子技术”让学生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互相理解了,问题也就没有啦。
  在我的工作中关心学生就象关心自己的生命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关心他们的学习方法,更关心他们怎样做人。在赏识学生的同时,我也会严格要求他们,绝不估息他们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气。我从来都相信:严慈相济,才是教育的真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记得前学期带队去参加镇举办的运动会,去吃早餐时,发觉饭桌上剩下的四碗粉,当时我就意识到,遭了,不吃早餐哪来的力气比赛。我赶忙出来对他们说“刚才谁没吃完早餐的赶快回去吃完它吧,要不你就没力气跑步了”。那几个人说:“老师这样的早餐我们吃不下,再说了我们有钱,一会可以买东西吃的。”当时我意识到,这样浪费和炫耀的思想,不能坐视不见了,我首先反省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做好的地方。更使我深切体会到教会她们做人至关重要,饭后我找她们谈心,在谈心时不敢拿某个同学来开刀批评,我只拿我自己来说“我是老师,但每天早餐都是喝粥,今天能够去饭店吃粉,我觉得很好吃,很奢侈了,所以了吃了满满的一盆,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能这样糟蹋粮食吗?我还用往届运动员的事例教育他们,往届的运动员如何有礼貌,如何节约不浪费等,她们表示以后不再炫耀,浪费了。那天的午餐,她们都吃得很认真。下午的比赛还获得了女子1000米跑中的二等奖。这一事后我更深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多么重要!就这样我把班级里的这些琐事,一件一件地为她们解决,时间长了,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她们也就能真正接受我的劝导和教育,她们也非常乐意与我聊天,与我分享她们的小故事小秘密,这样更有利于我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了。
  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以想,急学生之所以急,用“心”来管理班级,才会培养出一班好学生,带出一个好班级。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尚需不断地磨练提高。我将继续努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