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毕业班的现状与管理对策

【作者】 翁 泰

【机构】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正文】  【摘 要】 当谈到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时,许多老师觉得现在很难管理孩子。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年,也是全面反映小学毕业生状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他们做事不理性,他们更感性。但他们如果能说服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系统,他们在任何方面都会表现出色,所以良好的班级管理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班级管理对策,多开展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 现状;明确目标;管理策略

  谈到小学毕业班的学生,许多老师都深感头疼,觉得这时的孩子最难管理。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年,也是全面反映小学毕业生状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如叛逆的性格、爱面子、巨大的心理变化、男孩女孩之间的良好感情、传递纸条、玩文字游戏等。他们做事不理性,他们比较感性,但如果他们能信服班主任和班级管理制度,他们在任何方面都会表现出色,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尤为重要。
  一、班级学生现状
  (一)“自我”观念逐渐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变化,到了六年级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对外界事物开始有自己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或者老师,开始尝试自己独立做出判断。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情感不再像低年级那样外露、浅显、不自觉,学会了包装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感情。
  (二)竞争心日益增强
  六年级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为了得到褒奖开始努力,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开始产生敬佩或者是妒忌心理,有些同学因为成绩不优秀开始产生自卑情绪,还有些成绩不突出的同学,开始注重外表打扮以引起一些同学的注意。因此这个阶段的班主任应当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产生压力,要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先进与落后,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二、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常规管理,明确目标
  班级管理,尤其是毕业班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关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件事的小环境,让学生不断规范自己,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为班级服务。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紧张而忙碌,但老师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及时处理问题。例如,在平时,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上学迟到、课堂学习和课间活动、放学后是否及时回家、。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言行,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此外,还可以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功可以给学校带来荣誉,给自己带来乐趣,给父母带来荣誉,给同学们带来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发挥自主意识,民主管理
  六年级的学生越来越成熟,他们要求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意识增强。我们不妨按照学生的心理要求,向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学习,在开学之初与学生“商量、再商量”班级事务,与学生讨论制定班级目标、班级规则和班级纪律,探索实施措施;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检查和补缺;学期结束时,与学生一起总结得失。例如,刚刚升到六年级的第一次主题班会就是“献计献策定班规”。每个人都很感兴趣,希望他们的建议能写进班规。制定了班级规则后,可以互相监督,效果很好。此外,还可以安排一些负责任的小干部,形成学生自治。只有当出现一些问题时,教师才能广泛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及时调整,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一些学生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男女学生开始变得敏感,彼此萌生好感。一些学生还出现递纸条。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和管理,而且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非常不利。青春期男女学生之间有良好的感情是正常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现阶段男女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还不够准确。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这种美好的情感埋藏在心中,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奋发学习,不断努力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
  (四)家校联手达成共识,促进班级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同时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教育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相互了解,共同研究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注重加强家校合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和表现差生更是定计划、定时间、定策略地进行重点联系,积极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使教师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力地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联系的方式很多,“微信”、“QQ”、电话、等等,很多教师却忽视了亲自家访这一沟通方式。作为班主任不能忽视亲自家访这一沟通方式,因为家访让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家庭,有时能消除网络交流产生的文字误解,更能了解孩子的一切,增进老师和家长的彼此了解,通过家访,教师可以真正了解到家长的教育情况、学生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学习习惯等等,尤其是对那些特殊的(借读、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残疾家庭等)学生更要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更好的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得心应手。
  总之,管理小学毕业班学生是一门学问,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管理中多留心、多观察、多探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做到及时引导和补救。只要以学生为主体,心里装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加强对学生进行管理,就一定能看到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会体会到做教师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毅华.毕业班学生管理初探[J].魅力中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