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激发音乐兴趣,感受艺术魅力

【作者】 徐发刚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新街镇第一小学



【正文】  【摘 要】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师生学习的向导;是师生最好的老师;是师生学习音乐最源头的动力源泉,更是我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条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赏识、探讨、尝试、参与中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提高审美技能。
  【关键词】 小学音乐;艺术导入;激思启智;情感教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她以其独特的魅力来感染我们的内心世界,她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升华我们的感情,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富矿。为了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我们必须善于激发小学生兴趣,注重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欣赏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等教学,探究体验音乐魅力,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魅力在于新课的开始我们就要注重导入的艺术。努力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从小学生发展的高度立意,既要给学生一座“田园”,让他们育智增才;又要给学生一座“花园”,让他们怡情养性。我们只有时刻注重相机诱导,善于启迪学生幼小的心灵,激发小学生的睿智,才能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课堂新课的导入,可以复习导入;可以谜语导入;可以旋律导入;可以故事导入;可以节奏导入;可以形象导入;可以演示导入;可以随机应变导入;可以谈话导入;可以悬念导入;可以儿歌导入等等,可谓五彩缤纷,形式多样,色彩斑斓。无论以“情”入境,以“疑”入境,还是以“趣”入境,我们都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保持对所学教材知识的高度性,要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音乐学习。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新课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实施魅力音乐的艺术导入讲究“趣”、注重“奇”、重视“新”、力求“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我组织学习三年级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时,激情巧问小学生到,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应该怎样感谢长期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呢?这样导入,促使小学生联想到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是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任劳任怨,还两袖清风,无怨无悔,真是我们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的好老师!如此这般引入新课,小学生会自然而然融入新课学习,对我们新课的歌唱教学就会因繁就简,化难为易!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多姿多彩,我们需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优录用,精益求精,不断优化,不断更新。久而久之,既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又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彰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何乐不为呢!
  二、巧问引思,妙问导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然后能才。小学生在美的音乐享受过程中,喜欢发问,是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敢问、善问,我们一定要重视保护他们的初心,让它们保持初心,在未来的新课学习过程中继续发问,逐步学会会问。
  设疑问难,激思启智是我们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秘诀。一切思维的发展都少不了问题的探究。我们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发扬光大,不断完善。疑是思的起点,有疑才有问。行成于思,学成于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如果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睿智,让学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充满智慧,那么,启发学生的思维则是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教学艺术魅力的核心。
  初生牛犊不怕虎。保持小学生一颗善问的心不容易,我们需要耐心引导,有效帮助小学生在音乐的启蒙阶段就注重音乐发问的原则、措施、策略。例如,引领小学生注意提问的明确性、互动性、适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等,我们任重道远、任务艰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这样才能让每一节音乐课堂教学都有所提升,有所进步,有所成效,学有所获。
  教贵引导。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艺术,是师生沟通交流的艺术,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睿智,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善用课堂提问,会事半功倍;而滥用、乱用课堂提问,则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积极应对,泰然处之。如我组织学习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的《送别》时,有层次梯度地巧问:该乐曲是几拍,有何特点,有几个乐段,乐曲的感情是什么?你有送别的经历吗,你送别时是什么感情?你唱过送别的歌曲有哪些,请简单唱一唱一两句让大家听听,好吗!送别时代不同,感情不一样。但是,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什么?(难舍难分,依依不舍),如此这般,条理清楚,循序渐进,有张有弛,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不亦乐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领学生发问是小学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我们必须注重多引导,善发问,勤评价,切实帮助学生体会音乐,感悟音乐,享受音乐,掌握音乐。
  三、以情动人,陶冶情操
  如果爱是一种力量,那么,音乐是一种动力。小学音乐是情感艺术,我们只有在情感与音乐上融会贯通,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喜欢音乐,了解音乐,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从而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审美情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如果我们不身临其境,感悟音乐的内在美,可以说音乐教学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以美激美,以美示真,以美启善,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孕育美的心、美的眼、美的口、美的手,从而培养小学生高雅的情操和审美情趣。通过音乐教学来引导小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表现美、实践美。
  生活就像音乐。音乐是我们生活中的艺术再现。在长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可通过音乐的艺术魅力来促使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净化小学生美丽的心灵,让我们的小学生获得人格的提升,情感的体验。为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小学生领会音乐材料的意境;挖掘歌曲内涵;深刻理解歌曲情愫。如我组织学习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卖报歌》时,因为当时距离现在多年,已经时过境迁,现在的小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其时代背景,我必须因繁就简,简简单单告诉学生,解放前少年儿童在苦难的水深火热下的艰难生活,以引起我们今天师生的同情心,对小孩给予崇高敬意和深沉的爱,对旧社会无比痛恨的情怀会油然而生,教起来学生就会容易把握情调。
  培养小学生音乐情感策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实施情感交流;可以启迪思维,引发联想;可以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可以设置悬念,激思启智;可以巧用乐器敲击等等。如我组织学习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时,我将歌曲、律动、表演、创编等有机整合,巧用四个小学生分别扮演四个顽皮的孩子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玩捉迷藏游戏。让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选择四个季节藏好,规定唱到哪个季节,哪个季节的学生立即下蹲藏好,所有学生一边唱,一边玩游戏,看看每个同学的应激反应能力,寓教于乐,乐不思蜀,其乐融融。小学生玩游戏情有独钟,魅力无穷。这样声情并茂,玩乐结合,既陶冶了情操,又积极互动,人人参与,可谓小学生的乐园,岂有不陶醉其间,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之理!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一边唱一边演更是音乐教学的极致。灵动魅力的音乐课堂,就是有生气、有活力、和谐融洽、充满张力的音乐课堂。我们要经常注重以灵动为核心,倡导音乐教师学会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授业、以情育人,拨动小学生心中那根情窦初开之弦,让音乐激情在课堂上自由飞扬,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音乐教师灵活地教,智慧的小学生灵活地学。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音乐教学能够陶情冶性,启迪智慧。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积极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时刻引导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促使一个个小学生学会感受音乐魅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不断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上下求索,才能奏出时代的最强音,使音乐课成为小学生喜欢的游乐园。
  参考文献:
  [1]张红军.激发音乐兴趣,成就魅力课堂:音乐欣赏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探究[J].北方音乐,2020,22;
  [2]朱万颖.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研究[J].当代教育,2019,(02);
  [3]王书静.音乐欣赏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流行色,2021,(1);
  [4]汪幸立.提高小学生艺术修养的方法与发展建议——探讨音乐欣赏教学[J].文艺生活,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