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问题中反思——“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片断与反思
【作者】 刘 静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一小学
【正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下面图片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表示1㎡,请你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
学生1:我通过数方格的办法,得出(图形一)的面积是48㎡。
学生2:我看出长方形的长是8m,宽是6m,用8乘6得出它的面积是48㎡
老师:谁能快一点儿说出它的面积(手指图形二)
学生1:我数出(图形二)的面积是48㎡。
学生2:我把左边的部分剪下移到右边,得到一个长是8m,宽是6m的长方形用8乘6得到它的面积也是48㎡。
师:你很聪明,那么,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把图三的面积求出来呢?
二、动手剪拼,找寻计算方法
老师:咱们已经会算长方形的面积了,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
老师:每个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剪刀,小组合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讨论一下解决的办法。(合作开始)
学生汇报
学生:我和组员商量的办法是,顺着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将左边的小直角三角形移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8m,宽是6m,面积等于48㎡。
老师:你能给全部学生再演示一下吗?(生给大家演示)
老师: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本的平行四边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剪拼的长方形的长是本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剪拼的长方形的宽是本来的平行四边的高。
老师:剪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本来平行四边的面积同样大吗?
学生:同样大。
老师:若是平行四边的底用字母a表示,高用字母h表示,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表示呢?
学生:S=ah
三、解决问题,练一练
在练习中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求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一 图二
(图形一)全班学生都做对了,用面积公式S=ah来计算。
(图形二)有的学生用16乘12来计算面积,有的学生用16乘8计算面积。
针对这两种情形我让孩子们阐明自己的思路
学生:由于平行四边形下面的一条边就是底,因此用底16乘高12来求面积。
【分析】学生认为底必须是下面的一条边,是底和高相乘就行了,而没有理解到: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是底和这条底上的高相乘。呈现出16乘8的情形是把边和高相混淆了。
【反思】
一、产生问题
学生在做练习时,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形,我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存在着不足,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推导面积公式时,使学生误认为:只有平行四边形在下面的一条边才是底,只要是用底乘高(不是底上的高也可)或者是用底和相邻的一条边相乘也可求出面积来,而且也忽略了底和高是垂直的关系。
二、寻找原因
我让孩子们推导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时,采用的是直接用教科书上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画在了方格纸上,并且课前标上底和高,然后再让孩子们动手剪和拼的,表面上看似运用了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其实还是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现成的方格纸上,学生不用太多的思考,根据已经标出的高,直接剪拼就可以了。而且在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我在黑板上画的平行四边形也都是下面一条边是底,没有用旁边的一条边做底,底上标出高的情形呈现,孩子们的头脑里固定的模式就是下面的一条边是底,所以当平行四边形的位置放的稍微和书上的不一样,学生就会出错。并且我在黑板上画平行四边形时,都是向左侧倾斜的,高也是从左上角的顶点向对边引出的。通过今天的这道练习题,也让我认识到数学教学也要用多种方式呈现。
三、如何解决
再上课时,我把平行四边形进行了修改,去掉了方格,没有标出底和高,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动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用上一节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并且求出面积来。
最后还呈现了这样的情形(图形二):
图形一 图形二
更令人高兴的是,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沿着不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画出的高剪下后移动的,同样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图示如下)
有了这次合作学习以后,练习中再出示第一次练习中的情况时,学生再没有出现那样的错误了。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由于教师的某些定势引导,可能会让学生在思维上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教学过程上的不足,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
老师:下面图片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表示1㎡,请你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
学生1:我通过数方格的办法,得出(图形一)的面积是48㎡。
学生2:我看出长方形的长是8m,宽是6m,用8乘6得出它的面积是48㎡
老师:谁能快一点儿说出它的面积(手指图形二)
学生1:我数出(图形二)的面积是48㎡。
学生2:我把左边的部分剪下移到右边,得到一个长是8m,宽是6m的长方形用8乘6得到它的面积也是48㎡。
师:你很聪明,那么,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把图三的面积求出来呢?
二、动手剪拼,找寻计算方法
老师:咱们已经会算长方形的面积了,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
老师:每个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剪刀,小组合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讨论一下解决的办法。(合作开始)
学生汇报
学生:我和组员商量的办法是,顺着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将左边的小直角三角形移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8m,宽是6m,面积等于48㎡。
老师:你能给全部学生再演示一下吗?(生给大家演示)
老师: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本的平行四边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剪拼的长方形的长是本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剪拼的长方形的宽是本来的平行四边的高。
老师:剪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本来平行四边的面积同样大吗?
学生:同样大。
老师:若是平行四边的底用字母a表示,高用字母h表示,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表示呢?
学生:S=ah
三、解决问题,练一练
在练习中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求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一 图二
(图形一)全班学生都做对了,用面积公式S=ah来计算。
(图形二)有的学生用16乘12来计算面积,有的学生用16乘8计算面积。
针对这两种情形我让孩子们阐明自己的思路
学生:由于平行四边形下面的一条边就是底,因此用底16乘高12来求面积。
【分析】学生认为底必须是下面的一条边,是底和高相乘就行了,而没有理解到: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是底和这条底上的高相乘。呈现出16乘8的情形是把边和高相混淆了。
【反思】
一、产生问题
学生在做练习时,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形,我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存在着不足,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推导面积公式时,使学生误认为:只有平行四边形在下面的一条边才是底,只要是用底乘高(不是底上的高也可)或者是用底和相邻的一条边相乘也可求出面积来,而且也忽略了底和高是垂直的关系。
二、寻找原因
我让孩子们推导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时,采用的是直接用教科书上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画在了方格纸上,并且课前标上底和高,然后再让孩子们动手剪和拼的,表面上看似运用了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其实还是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现成的方格纸上,学生不用太多的思考,根据已经标出的高,直接剪拼就可以了。而且在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我在黑板上画的平行四边形也都是下面一条边是底,没有用旁边的一条边做底,底上标出高的情形呈现,孩子们的头脑里固定的模式就是下面的一条边是底,所以当平行四边形的位置放的稍微和书上的不一样,学生就会出错。并且我在黑板上画平行四边形时,都是向左侧倾斜的,高也是从左上角的顶点向对边引出的。通过今天的这道练习题,也让我认识到数学教学也要用多种方式呈现。
三、如何解决
再上课时,我把平行四边形进行了修改,去掉了方格,没有标出底和高,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动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用上一节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并且求出面积来。
最后还呈现了这样的情形(图形二):
图形一 图形二
更令人高兴的是,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沿着不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画出的高剪下后移动的,同样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图示如下)
有了这次合作学习以后,练习中再出示第一次练习中的情况时,学生再没有出现那样的错误了。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由于教师的某些定势引导,可能会让学生在思维上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教学过程上的不足,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