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 梁 艳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23小学



【正文】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其他数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计算过程来解决问题;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则根据规则和运算律来正确进行计算,感悟数与数量,数量关系以及运算结果估算,以便进一步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数学;计算;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不是动作的重复,也不是记忆的强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没有思维参与的数学是残缺的数学,没有思维参与的数学教学是失败的数学教学。而计算教学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的,它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闸门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思维的发展是从提问开始的,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它既是对旧知的巩固,又是学好新知的前提和基础,提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应巧设提问,更好地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
  1.巧用变化,发展思维。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变,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可以拾阶而上的脚手架,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同时也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中,教师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引入,让学生通过复习,提起对旧知的记忆,然后题目稍作修改,变为今天要学的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观察,这题和以前学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练习。当学生掌握了它的计算方法后再让学生和复习题比较,并适时提问,它的计算方法什么地方变化了,什么地方没变。这样的教学,其数学问题的演变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它以学生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在学生对数学问题演变、分析、解决的过程中教学,不仅沟通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认识得更加深刻。
  2.穷追不舍,发展学生思维。在动态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原,往往会根据师生问答、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采用“追问”的形式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3.自主提问,发展思维。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该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智力素质。自主提问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一种手段,是对学生思维个性的尊重,它不仅能更好地沟通新旧知识,同时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和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更多的学生提问,教师可为其恰到好处地点拨与答疑,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拨开云雾、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进取,更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   
  二、策略是打开思维的钥匙   
  面对摆在你面前的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你应采取何种方法来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并能以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孩子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各种心智操作的过程,其思维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维的方式途径和行动。它贯穿于学生思考的全过程,包含于思维之中。
  1.放飞想象,发展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人说语文教学需要想象,其实数学教学更需要想象。数学想象是数学形象思维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数学创造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使学生真正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 
  2.动手操作,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