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作者】 王 珍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荆竹铺镇西禅完全小学
【正文】 【摘 要】 通过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有利于保证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在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意义,从而落实相关研究,希望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素质教育;小学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落实素质教育,从而在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带领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思想进一步的挖掘,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保证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活泼好动,且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不仅仅能够保证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发挥
当前由于小学语文属于一门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其包含的知识与内容非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点,更应该能够将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当中。我们要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很多生字或词汇,也能够学习到作者写作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发散个人思维,立足于学生的主观视角来探索文章当中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整体性,保证学生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使学生发挥个人的主导作用,由于学生的理解相对有限,必要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二)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设计教学的各环节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设计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因此开展教学设计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作为指导,结合当前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保证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只有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的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为学生做好榜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渗透,以学生为本,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并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规范学生的言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也应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增长课外语文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注重各项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只有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活动模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引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主题来举办演讲比赛,使学生围绕该主题发散个人思维,并敢于登台演讲,锻炼学生表演的能力并增强学生自信。而在学生参与演讲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示范,使学生提高个人演讲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学活动不仅仅包括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的机会,保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小学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弊端,利用情景式教学或者是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针对全体学生并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主要目标来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而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个性化发展。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由于学生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除了教学方法不同,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且进行分层评估,从而使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大的进步,实现全面教育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意义,从而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注重教学整体性发挥,并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素养,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不断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能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技能获得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立平. 论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才智,2019(07):89.
[2]孙超. 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缪建锋,周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 黑河教育,2018(11):51-52.
[4]于淑燊.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 才智,2018(31):5.
[5]哈依拉提·胡斯曼.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6]泽汪仁则.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研究[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C].2018:2.
【关键词】 素质教育;小学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落实素质教育,从而在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带领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思想进一步的挖掘,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保证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活泼好动,且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不仅仅能够保证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发挥
当前由于小学语文属于一门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其包含的知识与内容非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点,更应该能够将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当中。我们要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很多生字或词汇,也能够学习到作者写作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发散个人思维,立足于学生的主观视角来探索文章当中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整体性,保证学生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使学生发挥个人的主导作用,由于学生的理解相对有限,必要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二)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设计教学的各环节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设计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因此开展教学设计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作为指导,结合当前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保证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只有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的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为学生做好榜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渗透,以学生为本,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并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规范学生的言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也应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增长课外语文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注重各项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只有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活动模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引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主题来举办演讲比赛,使学生围绕该主题发散个人思维,并敢于登台演讲,锻炼学生表演的能力并增强学生自信。而在学生参与演讲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示范,使学生提高个人演讲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学活动不仅仅包括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的机会,保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小学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弊端,利用情景式教学或者是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针对全体学生并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主要目标来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而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个性化发展。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由于学生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除了教学方法不同,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且进行分层评估,从而使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大的进步,实现全面教育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意义,从而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注重教学整体性发挥,并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素养,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不断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能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技能获得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立平. 论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才智,2019(07):89.
[2]孙超. 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缪建锋,周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 黑河教育,2018(11):51-52.
[4]于淑燊.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 才智,2018(31):5.
[5]哈依拉提·胡斯曼.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6]泽汪仁则.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研究[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C].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