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 温 勇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北小街小学



【正文】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种意识性和目的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现代基础教育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小学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何改进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科整合的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任务驱动”,主动参与 
  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为教材中的每一模块设计一个大任务,此任务中包含这一模块中的所有知识点。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每一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例如学习“Word的功能和使用”这一模块时,我设计的大任务是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电子报刊。本章有以下5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我把大任务分成5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教学时,我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几个更小的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进行修改。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3.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隐含在3个小任务中。
  三、游戏教学法 
  所谓的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也指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简单的游戏程序,寓教于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游戏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小学生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正如吴文虎教授所言:“爱玩是孩子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心强,往往是坐立不安,对于单调的练习存在极大的厌烦感。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以游戏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生在初学键盘操作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金山打字通”“警察抓小偷”“青蛙过河”等中的打字游戏来进行练习。又如,学生刚开始学习鼠标操作时,学生使用时显得很笨拙,我就将“小王子”中的“智慧拼图”、“答题过关”等游戏进行练习,当然也可以用“纸牌”游戏进行练习。通过游戏教学,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主体意识,轻轻松松地学会了灵活运用鼠标。
  四、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近几年,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点”的计算机学科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重任。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给学生上“画图(三)”的上机课时,让学生用之前已经学过的画一些基本的图形和使用简单的绘图工具以及画图颜色的编辑知识,自己设计一幅“美丽的家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要有创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兴趣很浓厚,后来我在检查学生作品的时候,一幅幅生动活泼、极富创意的作品展现在我的眼前。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环绕的红瓦白墙的小屋,空中炊烟袅袅,燕子翻飞,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美满的家啊!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