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函数、方程(函数零点)、不等式的关系及应用
【作者】 何胜品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坪中学
【正文】 函数作为中高考的必考考点,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者的紧密关系的掌握,熟练转化、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得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在十七年的一线教学中,发现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这个衔接处做好的学生,函数部分学习非常自信,也可以带动数学学习的其他部分的学习兴趣,所以这次我们一起来探讨函数、方程、不等式这三个伙伴的关系。
函数y=f(x)与y=m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f(x)=m的解。
不等式f(x)>m的解集,就是函数y=f(x)中当y>m时,x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f(x)<m的解集,就是函数y=f(x)中当y<m时,x的取值范围。
例1.如图,已知直线y1=-■x+1与x轴交于点A,与直线y2=-■x交于点B.
(1)求y1=y2时,x的取值.
(2)求y1>y2时x的取值范围.
【分析】这是初二学生经常出错的一个题,(1)题考查的是函数与方程的关系,(2)考查的是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由y1= -■x+1,y2= - ■x,联立解得x=-1,y=■ ,
题实质是方程 - ■x+1= -■x的解,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所以x的取值是-1;
(2)题的实质是不等式 - ■x+1> - ■x的解集,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 ,
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x>-1(即B点右侧)。
例2.如图是二次函数y1=ax2+bx+c和一次函数y2=kx+m的图象,观察图象,
(1)当y1=y2时,x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
(2)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设y1=f(x),求y1=f(x)的零点.
【分析】
(1)题实质是方程 ax2+bx+c= kx+m的解,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所以x的取值是-2和1;
(2)题的实质是不等式ax2+bx+c≥ kx+m的解集,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 ,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x≤-2或x≥1。
(3)y=f(x)的零点, 就是方程f(x)=0的交点的横坐标,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0,所以y1=f(x)的零点是-2和0
例3.已知函数f(x)=2sin■x.
(1)当f(x)=0时,x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
(2)当f(x)<1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分析】
题实质是方程 2sin■x= 0的解,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f(x)=0,所以x的取值是x=4k(k∈z);
题的实质是不等式2sin■x< 1的解集,由2sin■4x= 1,解得x=2kπ+■ 或x=2kπ-■,(k∈Z),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f(x)<1 ,所以sin■x<■ ,即x的取值范围是2kπ-■<x<2kπ+■ ,k∈Z.
从以上三个简单例题可以看出,函数、方程、不等式,是初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三位一体的知识,在我们的学习和教学中它们的相互转化、应用不可忽视。其中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的考查和应用特别多,所以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必须熟练掌握。不等式问题。方程问题,都可以转化成函数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在初中要非常清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在高中学习时,学好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在综合应用中才能越学越开心,越学越有成就的幸福,祝阅读到本文的你数学蒸蒸日上!加油!
函数y=f(x)与y=m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f(x)=m的解。
不等式f(x)>m的解集,就是函数y=f(x)中当y>m时,x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f(x)<m的解集,就是函数y=f(x)中当y<m时,x的取值范围。
例1.如图,已知直线y1=-■x+1与x轴交于点A,与直线y2=-■x交于点B.
(1)求y1=y2时,x的取值.
(2)求y1>y2时x的取值范围.
【分析】这是初二学生经常出错的一个题,(1)题考查的是函数与方程的关系,(2)考查的是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由y1= -■x+1,y2= - ■x,联立解得x=-1,y=■ ,
题实质是方程 - ■x+1= -■x的解,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所以x的取值是-1;
(2)题的实质是不等式 - ■x+1> - ■x的解集,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 ,
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x>-1(即B点右侧)。
例2.如图是二次函数y1=ax2+bx+c和一次函数y2=kx+m的图象,观察图象,
(1)当y1=y2时,x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
(2)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设y1=f(x),求y1=f(x)的零点.
【分析】
(1)题实质是方程 ax2+bx+c= kx+m的解,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所以x的取值是-2和1;
(2)题的实质是不等式ax2+bx+c≥ kx+m的解集,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y2 ,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x≤-2或x≥1。
(3)y=f(x)的零点, 就是方程f(x)=0的交点的横坐标,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y1=0,所以y1=f(x)的零点是-2和0
例3.已知函数f(x)=2sin■x.
(1)当f(x)=0时,x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
(2)当f(x)<1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分析】
题实质是方程 2sin■x= 0的解,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f(x)=0,所以x的取值是x=4k(k∈z);
题的实质是不等式2sin■x< 1的解集,由2sin■4x= 1,解得x=2kπ+■ 或x=2kπ-■,(k∈Z),采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看是f(x)<1 ,所以sin■x<■ ,即x的取值范围是2kπ-■<x<2kπ+■ ,k∈Z.
从以上三个简单例题可以看出,函数、方程、不等式,是初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三位一体的知识,在我们的学习和教学中它们的相互转化、应用不可忽视。其中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的考查和应用特别多,所以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必须熟练掌握。不等式问题。方程问题,都可以转化成函数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在初中要非常清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在高中学习时,学好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在综合应用中才能越学越开心,越学越有成就的幸福,祝阅读到本文的你数学蒸蒸日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