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尝试
【作者】 左 玲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正文】 前几天听朋友诉说苦恼,她女儿上高三后,一家人突然陷入莫名的恐慌,原来是不知道高考后填报什么专业?再细究才知道从小到大家长只重视孩子成绩分数的提高,孩子也未想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选择哪个专业,将来从事哪方面的职业?
家庭教育如此,反思二十多年的学校教育也是如此。老师们统一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们努力学习,克制兴趣爱好,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他们在选择专业时,被动地听父母或他人的意见,以分数为依据,以“热门”为标准,忽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等上了大学后,开始迷茫后悔,或期待有机会调换专业,或沉迷网络虚度光阴,或退学复读再战高考。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给企业带来负担,甚至有人因为看不到希望和前途,闷闷不乐得过且过,更有极端的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一切,多么令人遗憾和惋惜啊!
国内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些年头了,教育部牵头组织的相关国培项目也已经推进了数十期。职业生涯教育简而言之是指对学生在中小学校受教育期间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以规划未来生涯为核心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没有得到重视和落实。
窘迫的现实告诉我们,倘若更多的学校、老师、家长早一些对孩子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方向,走好未来人生路。是时候对学生进行务实、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现结合我所任教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谈谈对学生渗透和体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文本,初步认知
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时,第一课时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入手,学习文本内容,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在生活中,身边哪些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了理发师王阿姨、快递员张叔叔、保洁员王爷爷等为我们服务。接着打开思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最熟悉的爸爸妈妈说起,介绍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的工作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完成调查表,找找每天从早到晚,为你服务的人,他们的职业名称是什么,工作任务有哪些,他们的工作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身边的人和他们从事的职业,这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启蒙。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走近“可敬的家乡人”,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学生了解到还有更多其它职业的人们在默默地为我们、为城市服务着,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给人们带来方便、干净和舒适。最后让学生说说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同学们纷纷表示职业不分高低,每项工作都是光荣的,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尊重之情。这样由浅入深联系实际的教学,给予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认知。
二、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宣传片,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我们作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有哪些不同,有什么特点,知道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订了三部法律,初步了解其中的条款,树立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后学生联系实际例举真实、典型的案例,对应相关的法律条款,扮演模拟法官、律师进行处理解决,使枯燥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更加通俗易懂,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严肃、法官的公正权威,既进行了法治教育,又提升了职业教育,有的学生产生了当法官、律师的职业愿景。
三、榜样示范,引领觉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谈举止深深地影响着、教育着同学们。一位优秀的老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带给同学们职业的荣光,激发职业的向往和动力。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班主任近一周的工作情况,近距离地了解她从早上进入校园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到处理同学纠纷,回复家长咨询,从参加教研活动,参加会议到下班后仍在处理班级事务,了解班主任老师工作繁忙,认真负责。再结合学习实际,请每一位同学讲一讲、写一写、画一画老师关心帮助自己的一件事,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温暖,产生对老师的尊重爱戴,对教师职业的敬重。最后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真挚饱满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职业向往和未来规划。
小学阶段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角色体验、榜样引领,初步培养他们的职业感、责任感,对指引未来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老师和家长早些让孩子明白人生的追求、努力的方向,循序渐进地进行职业生涯教育,那么类似朋友女儿这样的困惑应该迎刃而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早期介入,积极应对,科学施策,密切关注,坚信在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下,学生们未来的选择一定清晰明确,努力的方向更加执着坚定。未来可期,让孩子们去实现理想,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家庭教育如此,反思二十多年的学校教育也是如此。老师们统一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们努力学习,克制兴趣爱好,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他们在选择专业时,被动地听父母或他人的意见,以分数为依据,以“热门”为标准,忽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等上了大学后,开始迷茫后悔,或期待有机会调换专业,或沉迷网络虚度光阴,或退学复读再战高考。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给企业带来负担,甚至有人因为看不到希望和前途,闷闷不乐得过且过,更有极端的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一切,多么令人遗憾和惋惜啊!
国内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些年头了,教育部牵头组织的相关国培项目也已经推进了数十期。职业生涯教育简而言之是指对学生在中小学校受教育期间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以规划未来生涯为核心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没有得到重视和落实。
窘迫的现实告诉我们,倘若更多的学校、老师、家长早一些对孩子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方向,走好未来人生路。是时候对学生进行务实、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现结合我所任教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谈谈对学生渗透和体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文本,初步认知
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时,第一课时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入手,学习文本内容,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在生活中,身边哪些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了理发师王阿姨、快递员张叔叔、保洁员王爷爷等为我们服务。接着打开思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最熟悉的爸爸妈妈说起,介绍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的工作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完成调查表,找找每天从早到晚,为你服务的人,他们的职业名称是什么,工作任务有哪些,他们的工作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身边的人和他们从事的职业,这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启蒙。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走近“可敬的家乡人”,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学生了解到还有更多其它职业的人们在默默地为我们、为城市服务着,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给人们带来方便、干净和舒适。最后让学生说说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同学们纷纷表示职业不分高低,每项工作都是光荣的,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尊重之情。这样由浅入深联系实际的教学,给予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认知。
二、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宣传片,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我们作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有哪些不同,有什么特点,知道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订了三部法律,初步了解其中的条款,树立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后学生联系实际例举真实、典型的案例,对应相关的法律条款,扮演模拟法官、律师进行处理解决,使枯燥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更加通俗易懂,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严肃、法官的公正权威,既进行了法治教育,又提升了职业教育,有的学生产生了当法官、律师的职业愿景。
三、榜样示范,引领觉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谈举止深深地影响着、教育着同学们。一位优秀的老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带给同学们职业的荣光,激发职业的向往和动力。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班主任近一周的工作情况,近距离地了解她从早上进入校园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到处理同学纠纷,回复家长咨询,从参加教研活动,参加会议到下班后仍在处理班级事务,了解班主任老师工作繁忙,认真负责。再结合学习实际,请每一位同学讲一讲、写一写、画一画老师关心帮助自己的一件事,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温暖,产生对老师的尊重爱戴,对教师职业的敬重。最后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真挚饱满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职业向往和未来规划。
小学阶段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角色体验、榜样引领,初步培养他们的职业感、责任感,对指引未来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老师和家长早些让孩子明白人生的追求、努力的方向,循序渐进地进行职业生涯教育,那么类似朋友女儿这样的困惑应该迎刃而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早期介入,积极应对,科学施策,密切关注,坚信在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下,学生们未来的选择一定清晰明确,努力的方向更加执着坚定。未来可期,让孩子们去实现理想,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