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咏鹅》教学设计
【作者】 鞠秀贤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一小学
【正文】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理念:音乐课程新标准中强调,小学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教学音乐,表现音乐情感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获得艺术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音乐情感共鸣。本节课音乐的教学实际是围绕以艺术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爱好的动力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努力创造。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
这首歌是黄国群为唐代诗人骆宾王所写的诗《咏鹅》谱写的歌曲。全曲为四二拍子,它描写了儿童眼中的鹅可爱的形象,诗歌充满了童趣。
学生要通过演唱体会古诗和音乐结合韵律,并可以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节奏的掌握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通过律动、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三角铁、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做课桌舞。
2.教师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同学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开始了。
【设计意图: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导入歌曲
师:老师听说大家都能背诵好多好多的古诗了,那么,同学们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老师找一个学生起来背诵《咏鹅》)
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水嬉戏、悠闲自在的情景。
老师也想背诵一下,请同学们仔细地听,老师背诵的与你们背诵的有什么不同?
1.学生跟老师来朗诵诗词。
2.跟着音乐一起来朗读。(播放Flash动画)
三、视唱小游戏 —— 鹅在唱什么?
(出示小鹅唱歌的画面)
师:瞧!走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鹅,它在唱什么?请听琴(教师弹奏旋律1)。
1 1— 1 0 — 1 2 3 5 — 5 - ‖
请大家用“lu”音来模仿它的歌声,跟琴来试试吧。
同学们要注意,小鹅的歌声中有一个休止符,要停顿一拍,我们再来试试。
师:唱的真棒!听(教师弹奏旋律2),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1 1 6 — 1 5 3 — 6 1 2 3 — 2 - ‖
你能用轻柔的声音再来唱一下么吗?
师:(教师弹奏旋律3)再来一条,行不行?
2 2 3 — 5 6 3 — 2 1 6 2 — 1 - ‖
师:真棒!我们把三条旋律一起唱唱吧。
四、学习歌曲
师:音乐与古诗是相结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唐诗谱写的歌曲《咏鹅》。
1.放范唱录音,学生听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2.接下来,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听的时候数一数,《咏鹅》这首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对,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
3.学生跟音乐模唱歌曲。
4.老师纠正唱错的句子。
5.让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1.播放Flash动画课件,更加形象地营造了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视”“听”结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来。
2.学习歌曲时,采用听唱法,通过反复听赏,使学生获得了音乐美感,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获得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五、创编与表现
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告诉老师,好吗?
1.动作创编
师:我们除了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外,还能以舞蹈的方式来表现。同学们想想,鹅的体态有什么特征呢?
嘴巴扁扁的,脖子长长的、弯弯的;屁股翘翘的——学生模仿鹅的样子。
师:你能模仿一下它游水的动作吗?
它们游水时,红色的脚掌是怎样动的呢?
简单的几个动作,就把咏鹅这首歌曲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2.个别展示
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扮演可爱的大白鹅。其他小朋友,请用你们最优美动听的声音来为我们演唱。
3.伴奏编创
1)出示打击乐器:同学们张老师带来了两种打击乐器,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指导学生演奏打击乐器)
2)聆听歌曲伴奏:同学们这两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就藏在音乐当中,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在哪里出现了三角铁的声音,又在哪里出现了双响筒的声音,它们都是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演奏的呢,看谁的小手能跟上。
3)生随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用打击乐器伴奏。他们演奏的可真棒,下面就请你来带领你们组成为三角铁小组,你们就是双响筒小组,轮到哪个小组演奏的时候,就请你们起立,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奏的最准确,希望你们都能取得胜利。
舞蹈组和器乐组的同学跟音乐演、奏展示给大家。
【设计意图:l.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让学生各展才能。2.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体会和理解。3.通过创造、体验、合作,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快乐的四十分钟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唱着这首优美的歌曲,带着愉快的心清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音乐综合课,它包括配画、读诗、唱歌、律动几部分内容。这一课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作为主题情境和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在看、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教学设计新颖又有特色。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并能自信的参与歌曲的表现。本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乐段的开头比第一乐段提高了5度,学生演唱时容易跑调,通过多次试教以后,在两乐段之间的念白处,用充满惊喜与激情的情绪表现念白,使学生的整体情绪上扬,音准的难点迎刃而解。
指导理念:音乐课程新标准中强调,小学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教学音乐,表现音乐情感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获得艺术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音乐情感共鸣。本节课音乐的教学实际是围绕以艺术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爱好的动力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努力创造。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
这首歌是黄国群为唐代诗人骆宾王所写的诗《咏鹅》谱写的歌曲。全曲为四二拍子,它描写了儿童眼中的鹅可爱的形象,诗歌充满了童趣。
学生要通过演唱体会古诗和音乐结合韵律,并可以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节奏的掌握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通过律动、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三角铁、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做课桌舞。
2.教师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同学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开始了。
【设计意图: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导入歌曲
师:老师听说大家都能背诵好多好多的古诗了,那么,同学们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老师找一个学生起来背诵《咏鹅》)
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水嬉戏、悠闲自在的情景。
老师也想背诵一下,请同学们仔细地听,老师背诵的与你们背诵的有什么不同?
1.学生跟老师来朗诵诗词。
2.跟着音乐一起来朗读。(播放Flash动画)
三、视唱小游戏 —— 鹅在唱什么?
(出示小鹅唱歌的画面)
师:瞧!走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鹅,它在唱什么?请听琴(教师弹奏旋律1)。
1 1— 1 0 — 1 2 3 5 — 5 - ‖
请大家用“lu”音来模仿它的歌声,跟琴来试试吧。
同学们要注意,小鹅的歌声中有一个休止符,要停顿一拍,我们再来试试。
师:唱的真棒!听(教师弹奏旋律2),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1 1 6 — 1 5 3 — 6 1 2 3 — 2 - ‖
你能用轻柔的声音再来唱一下么吗?
师:(教师弹奏旋律3)再来一条,行不行?
2 2 3 — 5 6 3 — 2 1 6 2 — 1 - ‖
师:真棒!我们把三条旋律一起唱唱吧。
四、学习歌曲
师:音乐与古诗是相结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唐诗谱写的歌曲《咏鹅》。
1.放范唱录音,学生听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2.接下来,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听的时候数一数,《咏鹅》这首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对,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
3.学生跟音乐模唱歌曲。
4.老师纠正唱错的句子。
5.让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1.播放Flash动画课件,更加形象地营造了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视”“听”结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来。
2.学习歌曲时,采用听唱法,通过反复听赏,使学生获得了音乐美感,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获得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五、创编与表现
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告诉老师,好吗?
1.动作创编
师:我们除了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外,还能以舞蹈的方式来表现。同学们想想,鹅的体态有什么特征呢?
嘴巴扁扁的,脖子长长的、弯弯的;屁股翘翘的——学生模仿鹅的样子。
师:你能模仿一下它游水的动作吗?
它们游水时,红色的脚掌是怎样动的呢?
简单的几个动作,就把咏鹅这首歌曲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2.个别展示
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扮演可爱的大白鹅。其他小朋友,请用你们最优美动听的声音来为我们演唱。
3.伴奏编创
1)出示打击乐器:同学们张老师带来了两种打击乐器,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指导学生演奏打击乐器)
2)聆听歌曲伴奏:同学们这两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就藏在音乐当中,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在哪里出现了三角铁的声音,又在哪里出现了双响筒的声音,它们都是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演奏的呢,看谁的小手能跟上。
3)生随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用打击乐器伴奏。他们演奏的可真棒,下面就请你来带领你们组成为三角铁小组,你们就是双响筒小组,轮到哪个小组演奏的时候,就请你们起立,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奏的最准确,希望你们都能取得胜利。
舞蹈组和器乐组的同学跟音乐演、奏展示给大家。
【设计意图:l.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让学生各展才能。2.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体会和理解。3.通过创造、体验、合作,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快乐的四十分钟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唱着这首优美的歌曲,带着愉快的心清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音乐综合课,它包括配画、读诗、唱歌、律动几部分内容。这一课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作为主题情境和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在看、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教学设计新颖又有特色。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并能自信的参与歌曲的表现。本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乐段的开头比第一乐段提高了5度,学生演唱时容易跑调,通过多次试教以后,在两乐段之间的念白处,用充满惊喜与激情的情绪表现念白,使学生的整体情绪上扬,音准的难点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