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借助英语阅读提升初中生的语用能力

【作者】 何艳平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也就是“说”和“写”,从而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来看,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也就是说,所有教学活动均围绕中考展开。由此忽略了英语的语用能力,这与设立英语学科的初衷是相悖的。本文就如何借助阅读来提升初中生的语用能力,旨在借此将英语教学回归本位。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语用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语用能力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它源于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语言能力的评价,简单地说,就是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说话者须根据意图、情境及听者调整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听者则须根据对方语言理解其意图,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并及时反馈。初中英语教学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更应该侧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其中,英语阅读是接触英语知识,并实现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
  一、初中生语用能力培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程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内容之一。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我们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语境的缺失影响到语用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用来说的,是用来写的。但是,除去一线城市或者旅游名胜以外,学生们很少能见到外国人。而中国人借助母语就能完成顺畅地交流,这说明,我们缺少“说”英语的环境,“哑巴英语”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英语教学过于依赖课堂,学生们在词汇、语法、语感等各方面均存在不足。当学生们进行英语阅读时,容易因为看不懂的词、句子而卡壳,继而无法理解文章中的观点和重点。
  (二) 重视分析内容但忽视了积累与拓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侧重于本篇文章,相关的知识点却鲜有提及。学生们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比如,Spring有“春天”和“泉水”两个意思,有的教师也会讲到这个知识点。但由于阅读时很少涉及,一旦遇到Spring用作“泉水”之意时,往往曲解句子的含义。因此,阅读是提升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课上教学与课下学习应该结合大量的阅读训练。
  二、借助英语阅读培养初中生语用能力的方法 
  (一)借助阅读语境提升初中生的听力水平
  提升语用能力离不开相应的语言环境。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教师应该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的素材相对较多,比如:播放音乐、播放视频桥段、图片、实物等等。结合阅读内容选择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诗歌,或者英文电影,通过课前导入营造相应的情境
  比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一课中,可以先播放一些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歌曲,然后播放《国家地理》(美国)中与珠穆朗玛峰相关的短视频,在欣赏宏伟壮丽山峰的同时,聆听地道的英文解说,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还能提升初中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在学习《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一课时,可以播放英文版《金银岛》的精彩桥段,让学生在欣赏影片之余还能接触纯正的英语对话。这样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后可以针对主要剧情来一场“角色扮演”,用英语台词配音,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边读边想激发学生诉说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说和写的机会,主要是帮助学生准备更多知识,增加口语素材,保证“有话可说”。一般完成阅读后可以开展“group discussion”或“ brainstorm”等学习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在各小组成员对话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以此提升学生口语对话能力。
  比如:在学习《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一课时,可以播放有关“愚公移山”的动画片。然后针对如下问题进行探讨“Do you heard the story before?”,“when did the story begin?”,“What happened next?”。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环节设置若干问题,并进行组内讨论。
  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本特点选择相应的方式,比如: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者分性别朗读等等。通过长期积淀,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口语对话和英语写作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有效巩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用能力也涉及个人写作方面,一般在阅读练习后,需要积极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需要布置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比如说:复述文章(口语或书面语)。通过这种持续的巩固,可以掌握更多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其中,衔接词或者连词的合理使用,能让英文句子变得更“纯正”,比如:Second、but、least、then、at first等等。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知识积累方法——写读后感。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准确把握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意图,当时的写作背景,并用英语将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准确表达出来。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先从复述开始,慢慢地增加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评论。如果学生写作困难,可以先写一个大纲,或者设定一个“填空”形式的模板,待到学生能掌握基本写作技巧后,就能慢慢自己发挥。针对阅读文本,还可以进行仿写和扩写,这些训练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除去上述几种常规方法之外,还可以引用其他有创意的训练方式,比如:辩论会、撰写报告/发言稿、设计采访内容。结合多种训练形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阅读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写作水平,以及思辩推理能力。通过长期训练和引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语用能力涉及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借助外部环境,需要多人协作才能不断提升。正因如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这一平台,不间断的练习听力、口语和书写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