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的教学难点探讨

【作者】 李左兰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三小学学校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要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在面对各种数学题目时,能运用数学思维快速运算,并获得准确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混合运算错误,或者运算速度过慢,由此影响到最后的成绩。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学生习惯简单式的运算思维后,面对混合运算会感觉到难以理解,经常出现记混或记不住方法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掌握运算规则。同时,适当增加生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现状分析
  混合运算是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运算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在混合运算教学中会出现如下问题:记忆力差、理解能力较差,习惯于“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或者不用草稿纸直接写出答案。即便学生能够熟练背诵相关知识点,但在应用时仍然屡屡出错。更有甚者,学生不注意听讲,课堂参与度较低,课后计算错误频出。
  2.混合运算的类型、格式和顺序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乘和加、乘和减、除和加、除和减、含有小括号的运算。从混合运算书写格式来看,主要以两部计算试题为主,要在算式下面第一行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把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抄下来;在算式下面第二行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还要注意左边的等号上下要对齐。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有如下三种:(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是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典型混合运算习题分析
  (1)典型问题1:125+75+80=?
  典型思路分析:首先观察算式,这是一道三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混合运算,第一个加数(125)和第二个加数(75)刚好可以凑整,于是很快得到正确答案,即:200+80=280。
  (2)典型问题2:380-165-80=?
  典型思路分析:首先观察算式,这是一道三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被减数(380)与第二个减数(80)刚好可以凑整,所以把165和80交换位置,即是(380-80)-165=135。
  (3)典型问题3:125×8+800=?
  典型思路分析:首先观察算式,这是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加混合运算,第一次运算我们是先算乘法算式的乘积,再和后面的加数做加法运算,即:1000+800=1800。
  (4)典型问题:4:250×4-100=?
  典型思路分析:首先观察算式,这是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减混合运算,我们可以先计算前面的乘法算式,然后和后面的减数100做减法运算,即是1000-100=900。
  (5)典型问题:750÷150+25=?
  典型思路分析:首先观察算式,这是一道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与加法的混合运算,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是5倍的关系,很快得到答:5+25=30。
  (6)典型问题6:(25×4)÷100=?
  典型思路分析:首先观察算式,这是一道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的乘积刚好为整100,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为1,即:100÷100=1。
  (7)典型问题7:75×(100÷25)=?
  典型思路分析:首先观察算式,这是一道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我们可以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被除数刚好是除数的4倍,所以学生们很快能够口算得出答案,即:75×4=300。
  4.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教学混合运算时是有规律性可循的。通常情况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即可完成计算。但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角度去理解这类知识。仍然以“从左到右”这一计算顺序为例,我们可以将混合运算视作“十字路口”,路口两侧的车辆、行人应该各行其道,并听从红绿灯的指挥。但这种平衡也会因为特殊情况发生变化,比如:救护车、消防车、警车,这些紧急车辆出动时多有紧急情况发生。此时,这些“特殊”的车辆就可以不遵守红绿灯指挥,可以“闯”红灯通行。那么,这个生活常识和混合运算是一样的,同一个算式中,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出现时,要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这里的乘法和除法,就是十字路口的“特殊”车辆。这样就容易让学生理解这个较为生涩的知识点,可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
  (2)教学环境生活化
  数字本身就非常枯燥,把各种数字以“+、-、×、÷”关联起来,更是让人感到乏味。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借助一些教具、实物,或者多媒体设备,为大家营造出相应的情境。比如: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某仓库中货物的出库和入库情况,“某仓库存储XX牌巧克力,现有242箱巧克力,当天上午入库5车,每车125箱。下午出库2车,问当天库房中剩余多少箱巧克力?”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将数字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理解数字变化规律,还有助于大家准确计算。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混合运算难度较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大家梳理常见计算题型,并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律。另外,在教学当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