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作者】 程 平

【机构】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实践性教育模式得到了在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理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自然现象和规律的重要课程,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的基础上,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很容易使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一部分地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在个人主体思维上过分地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忽略了自身对于知识吸收的关键性,进而使得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上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实践活动角度出发,对地理学科教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作用
  (一)可有效补充地理教材内容
  高中地理教材虽然进行了多次改编,教学内容也越来越灵活和合理,但是实践板块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地理教材的内容,让地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此外,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去亲近和感受自然,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社会接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在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师习惯于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地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上面,并没有给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该有的关注和重视,这就导致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普遍较低。在提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受到了更多关注,地理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来丰富地理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完成从理论到能力的转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和选择地理实践活动主题
  1.要尊重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以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
  如果地理教师所设置的实践活动主题符合高中生的需求,能够让高中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提高,而且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所展示出的热情也会越来越高涨。
  2.要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加切身的感受,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保证地理实践活动效果,地理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在设计活动主题时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畴,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在主观认识方面认定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好实践活动的任务,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全面提升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素养
  1.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地理教师的培训工作,要结合实践活动的教学需求来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组织教学技能大赛,让地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2.地理教师是实践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必须要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地理教材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内容,深刻理解地理教材中所蕴含的教学方向,保证自身教学和地理教材内容的一致性。其次,地理教师要仔细阅读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要加强对高中生群体特征的研究,掌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动态,进而制定出符合高中生学习需求和身心特征的实践活动计划,保证实践活动的高效性。
  (三)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充分利用好地理教材
  地理教材是开展地理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源,也是重要参考依据。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课本内容来决定不同的实践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实践活动方式,将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融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去,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解决问题,这样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地理实践教学而言,教材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和素材来源。地理教师在设计与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要紧密围绕核心教学内容来创新和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各种实践活动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让学生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喜欢和爱上地理。如在教学完地形、洋流、气候以及交通运输布局等章节内容之后,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我爱画地图”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内容来手绘主题地图,可以是板块运动图、世界地形图,也可以是铁路干线图等。这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将所学知识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致。地理教师也可以从诸多学生自绘地图当中挑选出比较优质的地图,给予学生适当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以此来提升学生参与地图绘制的积极性,以及对自我的认同感。
  2.充分利用周边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都是在学校周边开展。因此,高中(下转第85页)(上接第86页)地理教师要随时关注周边资源的变化,要提高对周边资源的利用程度,诸如工农业基地、气象站、河流、公园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到实际环境当中去完成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地理教师还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多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发现地理问题,并用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此深化学习地理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学校里面也有很多可用作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如:地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测量学校经纬度的实践活动,和学生一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纬度测量计划。以特定条件的测量活动为例,在秋分日前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好计算器、皮尺、手表、标杆等活动器材到学校操场中。具体的测量步骤如下所示。①在水平地面上,垂直竖立1根大约1米长的标杆,测量标杆长度。②利用上午6点日出时的标杆影子来明确方向坐标。③观察手表,在12:00时按下秒表。④标杆影子与正北方重合时,秒表停止,记下本地地方时12点和北京时间正午12点的时间差,测标影长度。⑤用相关公式计算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然后根据秋分日前后太阳直射纬度,用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出学校纬度。⑥利用时间差灵活换算经度差,获得学校经度。诸如这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机会是非常多的.这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成本很低,但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多参与这些地理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和增强自身的科学探究意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制定实践活动计划,积极做好实践活动准备,其中的艰辛与努力会让他们在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那一刻感受到更加强烈的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地理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相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在实际学习中的实践和操作能力,还能够发展他们的地理素养,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良好的激发作用,能够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样既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同时还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陈龙.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8):49-50.
  [2]李富荣.浅谈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求知导刊,2021(26):26-27.
  [3]单秀英.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