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新体育教学, 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作者】 徐耀华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正文】  中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是很高的,但是,很多中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变更体育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中学体育长期处于边缘学科。首先在教学思路上一味认为体育就是竞技训练,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普及。其次,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一味的要求迎中考技巧和强度,造成许多同学因项目难度太大而退缩。再者,在教学评价中,缺乏对学生的分层教育,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制约了学生的高素质全面发展。学生无论再热爱体育运动也不能上理想中的体育课,老师无法很好的施教,学生也不能很好的参与学习。
  创新新型体育课堂,革新教学态度,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亟待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在教学思想中要突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只有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才能够从本质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髓。因此,学校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态度,创造新型体育课堂,组织好体育社团活动,使学生体验体育乐趣、提高运动水平、扩大交际范围、缓解紧张学习、健美体魄、增强体质和团队精神等,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中学体育活动课以社团的形式开展,延续了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自身体育素质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社团活动以球类为主,如:篮球、足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等,而参与健身操、武术、田径的人数相对较少,但也要全面兼顾。
  创新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学生组织到一起,不受体育教学计划和课外体育活动安排的束缚,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可能,它反映了中学生的运动价值取向已向娱乐、交往、竞争等综合方位转化。预防了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健康地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条件。同时,提高了学生个人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体育才能的平台。
  创新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积极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了中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体育社团中涌现出许多的专门性人才,为学校业余训练提供了人才基础。同时,促进了学生在校外的体育活动,带动了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减少了学生因为无爱好的体育项目而迷失于网吧等场所,推进了社区文明的建设。
  创新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自我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为学生发展一两项体育特长提供了平台,这恰恰符合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理念。为更好地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选修课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推进了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创新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采用多种体育社团教学就是体现了人性化课堂教学,做到了体育课的完美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教师,还可以做好自我评价。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弱化竞技成份,突出娱乐性、健康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自身发展,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阳光课堂中来,遵循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了自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和管理者,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创建新型教学方法,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学生各自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项目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在社团中体会到合作和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