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点滴体会
【作者】 秦改文
【机构】 陕西省白水县仓颉小学
【正文】 一、以诵读促教学
要提升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内容的比例与技巧。要注重整个诵读环境的建设,甚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一定的音乐做辅助,提升整体的情景感受能力,提高整体的古诗词学习趣味性,由此来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兴趣去感知。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节律、抑扬顿挫的理解,懂得基本的停顿、拉长、音调的变化,同时要懂得情感的收放自如,要体会到古诗词在诵读过程中所展现的魅力。可以提供对应的诵读模板,让学生去听专业的诵读专家所展现的诗词意境。尤其是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下载对应的古诗词视频诵读材料,里面包含的文字、视频、图片、音乐等各元素,由此更好的保证整个诗词意蕴的展现效果。甚至条件允许,可以将古诗词表现过的影视剧剧情拿出来做展示,提升整个内容的趣味感。也可以对古诗词展开班级内部的诵读竞赛,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生在诵读中展现的技巧与特点,提升其丰富的感受能力。
二、以情景引领悟
在教学引导上,需要从整体的情境入手,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注重背景式教育的引导。古诗词本身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尤其是古诗词多半是作者在个人际遇不佳时所做,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感慨。这些内容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做阐述,而不能做独立性的分析理解,否则会导致其整个情境理解的折扣。情景的领悟,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材料搜寻专业诗词背景材料做直接的图文阐述,也可以通过整个作品相关的时代影视材料做辅助,由此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情景领悟更多情况下需要意会而无法言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教育引导上,教师也需要保持开放性心态,鼓励学生创新思想,让学生自我去感知这种情境之下作品所需要传达的感受。甚至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喜好去分析作品的情境,而不能单独的集中在某个考试模板之中。要充分的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多样性理解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作者,每一个人的理解不同都是赋予古诗词作品更多的生命。
三、用辩证析思想
古诗词从应试教育来说,需要对其具体的字词做理解,掌握古诗词字词表达的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整体上的体验感悟就不重要,尤其是在对整篇古诗词作解释之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开拓思想,感受其整体的作品效果。包括其整体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作者在面临不同时代问题之下,自己表现出情绪状态。甚至可以将这种思想拿到学生群体中去做讨论,去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合理性或者是不足之处。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的大诗人,也有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也有自身的缺点,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们所作的诗词在某些思想上也可能是片面的正确,而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这种思想态度的引导,不能够概括每个人整个人生所需。在思想的领悟之上,也需要学生懂得辩证性的思考。
四、用实际做切点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引导之上,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遵从学生的基本特性。要充分的理解学生认识的局限性,而不能一味地好高骛远与拔苗助长。在现阶段,学生在古诗词的领悟上有局限,要保持理解的态度,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学生。学生们可以有超前思维,能够理解则应该鼓励表扬,如果不能够深层次地去理解,也不能做批评,或者强制性要求去理解。
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层面,理解上面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历练与成长,保持宽容的心态。作为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急躁,要保持充分的耐心。要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积极引导,而不能采用单一片面的方式去压制学生的思维。要充分的表扬学生开动脑筋的成果,无论这个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要求,或者是考试知识点的标准,要保护学生的表达欲与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岑永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1,18(6):44.
[2]林芳.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J].家长(上旬刊),2021(1):165-166.
要提升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内容的比例与技巧。要注重整个诵读环境的建设,甚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一定的音乐做辅助,提升整体的情景感受能力,提高整体的古诗词学习趣味性,由此来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兴趣去感知。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节律、抑扬顿挫的理解,懂得基本的停顿、拉长、音调的变化,同时要懂得情感的收放自如,要体会到古诗词在诵读过程中所展现的魅力。可以提供对应的诵读模板,让学生去听专业的诵读专家所展现的诗词意境。尤其是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下载对应的古诗词视频诵读材料,里面包含的文字、视频、图片、音乐等各元素,由此更好的保证整个诗词意蕴的展现效果。甚至条件允许,可以将古诗词表现过的影视剧剧情拿出来做展示,提升整个内容的趣味感。也可以对古诗词展开班级内部的诵读竞赛,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生在诵读中展现的技巧与特点,提升其丰富的感受能力。
二、以情景引领悟
在教学引导上,需要从整体的情境入手,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注重背景式教育的引导。古诗词本身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尤其是古诗词多半是作者在个人际遇不佳时所做,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感慨。这些内容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做阐述,而不能做独立性的分析理解,否则会导致其整个情境理解的折扣。情景的领悟,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材料搜寻专业诗词背景材料做直接的图文阐述,也可以通过整个作品相关的时代影视材料做辅助,由此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情景领悟更多情况下需要意会而无法言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教育引导上,教师也需要保持开放性心态,鼓励学生创新思想,让学生自我去感知这种情境之下作品所需要传达的感受。甚至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喜好去分析作品的情境,而不能单独的集中在某个考试模板之中。要充分的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多样性理解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作者,每一个人的理解不同都是赋予古诗词作品更多的生命。
三、用辩证析思想
古诗词从应试教育来说,需要对其具体的字词做理解,掌握古诗词字词表达的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整体上的体验感悟就不重要,尤其是在对整篇古诗词作解释之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开拓思想,感受其整体的作品效果。包括其整体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作者在面临不同时代问题之下,自己表现出情绪状态。甚至可以将这种思想拿到学生群体中去做讨论,去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合理性或者是不足之处。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的大诗人,也有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也有自身的缺点,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们所作的诗词在某些思想上也可能是片面的正确,而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这种思想态度的引导,不能够概括每个人整个人生所需。在思想的领悟之上,也需要学生懂得辩证性的思考。
四、用实际做切点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引导之上,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遵从学生的基本特性。要充分的理解学生认识的局限性,而不能一味地好高骛远与拔苗助长。在现阶段,学生在古诗词的领悟上有局限,要保持理解的态度,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学生。学生们可以有超前思维,能够理解则应该鼓励表扬,如果不能够深层次地去理解,也不能做批评,或者强制性要求去理解。
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层面,理解上面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历练与成长,保持宽容的心态。作为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急躁,要保持充分的耐心。要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积极引导,而不能采用单一片面的方式去压制学生的思维。要充分的表扬学生开动脑筋的成果,无论这个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要求,或者是考试知识点的标准,要保护学生的表达欲与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岑永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1,18(6):44.
[2]林芳.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J].家长(上旬刊),2021(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