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中作文教学探析

【作者】 李 叶

【机构】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前域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小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抵触情绪,主要是由于缺乏认知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稳步提高,同时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也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之一。由于语文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合理,作文内容往往空洞枯燥,缺乏对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不仅会抑制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会降低写作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积极实施,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兴趣;现状;措施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对于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然而,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写作技能的掌握和强制性灌输,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写作思维。此外,写作材料的积累较少,不能保证写作质量,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的时代,教师应明确责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有效的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真情作文,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状况分析
  (一)学生对写作兴趣不足
  大多数小学生仍处于贪玩的年纪,对作文缺乏兴趣。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写作的乐趣和重要性。他们更多地通过填鸭式教学模式来教写作,这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会削弱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利于后续的学习和发展。
  (二)学生创造力培养力度有所不足
  结合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基础薄弱。即使语文教师明确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他们也很少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当许多学生刚刚学会写作文时,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和自由。如果教师能把握这一特点,积极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就会事半功倍。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所学作文内容的空洞性和千篇一律。
  (三)作文缺少真情实感
  写作文时,需要把情感融入其中,这样作文才能更生动。作文是学生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个人需求。然而,结合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教师盲目地向学生讲解写作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很少被要求写新颖、情感充沛的作文。此外,写作材料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缺乏指导和支持,导致许多学生过于注重技能的运用,乱堆乱放,缺乏真情实感的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即使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标准,仍有许多教师有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教学压力下,要求学生记住作文模板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考试中。即使他们获得高分,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作文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基础和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如果教师仍然使用以前的注重理论的方法,即使学生有丰富的理论储备,由于缺乏实践机会,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对抽象写作理论理解不足,最终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并在写作中积极实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围绕“我的学校”这一主题组织演讲比赛,并引入具体规则和奖项,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对学校的观察和记录,学生们发现了许多被忽视的特色建筑和景观。他们记录并整理成写作材料,撰写演讲稿,最后表达他们在比赛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学校。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引入时事新闻内容,增强作文的真实性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所描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少,甚至毫不相干,更多的是为了凑字数,或是将所掌握的华丽辞藻胡乱堆砌。虽然这些文章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很难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其写作质量也不符合要求。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引入时事新闻内容丰富写作材料,缩短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师生互动。在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析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国家的进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最终出现在作文中,赋予作文以真情实感。例如,在讲解有关圆明园毁灭的内容时,由于圆明园侵略事件距离学生较远,而且是在过去发生的,因此缺乏一个真实、客观的、学生可以参观和感受到的旧颐和园。如何丰富学生对战争的感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叙利亚战争,通过视频内容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官体验,真正感受叙利亚战争的残酷。观看视频后,鼓励学生勇敢、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来之不易。这样,在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触感和体验后,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将其融入到作文中,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持久的写作兴趣,提升作文教学趣味性
  为了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可以鼓励学生相互竞争,并通过安排多个学习任务来积极利用自己的知识完成任务。学生参加有问题的活动,使用老师描述的写作技巧围绕同一主题写作文,并在课堂上背诵作文以分享写作想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深度体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写作。
  总之,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增加知识,丰富内涵,从而保持持久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文.小学教学中如何促进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融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0(1).
  [2]钱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2(34).
  [3]李玉萍.小学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研究[J].读写算,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