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标下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研究

【作者】 孟庆鸣

【机构】 西工大附中



【正文】  【摘 要】 作文写作、文章阅读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这是因为想要写作就需要有素材来写,其中就包含最基本的词、短语、句子,这些最基本内容的关键就是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量增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写出作文来。然而,在不断反复地写作过程中,对于阅读素材便可以做到信手拈来,这样对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有所帮助。在如今的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则需要更好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中学生;课外阅读;策略

  一、目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一)部分学生未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会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对语文练习题进行写作练习,课后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也是围绕课本来展开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从意识上就认为课外阅读不重要,所以老师才不会把重心放在课外阅读上面,这会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知识有所缺失,使得学生的见识也比较短浅。其次,部分学生认为课本中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就会使得学生的认知和视野仅仅局限在了课本之中,而对于课本之外的一切茫然失措,毫不自知。
  (二)部分学生缺乏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之下,即使教师本身会给学生讲述课外阅读和课外知识的重要性,但初中学生仍然缺乏自律,需要老师的严格监督才能实行。如果缺乏了老师的监督,部分学生可能就会被各种各样的小说所迷恋,这样的方式确实提高了阅读量,对阅读速度也有所提高,使学生在分配做题时间上也有所帮助,可学生实际的文学知识并没有因此增加。乏自我控制的学生有时对一部小说特别感兴趣的时候,便会利用课堂时间去阅读,这对学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还有一些学生,在阅读中追求速度,一味地摘抄那些唯美地、辞藻华丽的句子,这样的阅读只是学了一些表面功夫,而阅读的真正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
  (三)学生课外图书阅读资源紧缺
  即使现在的很多中学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它的作用却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例如:有些学校图书馆内的书籍数量非常有限,有些书籍过于陈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地更新。也有些学校对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有限制的,对借还书籍的要求也比较繁琐和严格,这就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去图书馆借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
  (四)社会环境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电子版阅读的抢占阅读市场,以前的朝阳产业已经跌落至夕阳产业的队伍中,大街上小孩叫卖报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就连现在的报亭里售卖的一沓一沓的报纸过了许久也无人问津,,报纸上早已铺满了灰尘。人们追求便捷的阅读方式,致使图书出版行业也门庭冷落。而初中生阅读不能在网上的环境下随波逐流,若刚开始就不能对网上各种复杂信息进行正确的分辨,就很容易是非不分地被一些娱乐信息所迷惑,这时的注意力一旦放错了位置,对课外阅读就会抛之脑后,对学生的成长也会不利。
  二、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施。教师应注重兴趣活动构建,培养学养成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一些名人的读书事迹、对一些诗词文章进行品鉴,讲一些大家们怎样进行阅读的方法。教师还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语文学习是一段长线学习,是要去不断拓展自己知识储能的过程,只有不断阅读才可以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
  (二)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渠道,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阅读的方式也逐渐呈多样化发展。除了传统的书店、图书馆、也可以进行电子图书馆阅读,并且电子图书馆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在融媒体的发展下,许多公司也推出了一系列app,可以进行听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以此来放松,也避免了眼睛的“疲劳驾驶。”近年来,学校的设备设施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教师们也应利用好各种媒体设施,将它们融合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去了解课外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提高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为了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好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课外阅读活动,提升课外阅读效果。比如: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辩论赛、抢答题趣味活动、情景剧表演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新课标意识下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引导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现在的他们缺乏自制力和自律性,不能及时抵制接触到的不良读物,这样反而会对他们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方向,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质。为学生们推荐一些可以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书籍,首先,可以将课本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到课外书籍上,让学生们进行相关阅读,但这需要教师把握好课本内容与课外阅读的互通性。其次,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在实践中去加以应用由此来丰富自己的个人生活,这也需要教师加强课外阅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他们会对学习充满了兴趣,由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改革的潮流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究和实践,在学生高效地课外阅读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地课外阅读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程孟琳.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2]吉娇娇.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2.
  [3]董健雄. 新时代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分析[J]. 新智慧,2022,(0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