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汉语拼音教学初探
【作者】 周会颖
【机构】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正文】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的工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与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就对汉语拼音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灵活的要求。那么,在新理念下的汉语拼音教学该如何入手呢?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学拼音
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的学习也必须以兴趣为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教学首先就强调了趣味性,这是根据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易感枯燥乏味提出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
(一)利用有趣的情境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用的教材,在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帮助学生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再现了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的还含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同时还将情节画和提示字母音和形的画面融为一体,如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进行教学就增强了学习汉语拼音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组织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声母中b p m f前,我利用情境图给学生讲故事:小明家的后面有一座小山坡,可美了。山坡上长着绿绿的草和很多很多的树,草地上有五颜六色地蘑菇和野花,山坡上还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尊佛像。小路的尽头住着小明的好伙伴小猫、小熊和小兔。小明每天都要到山坡上去玩,他喜欢和小猫、小熊做摸瞎的游戏,也喜欢和小兔一起采蘑菇。今天,小明的伯伯、伯母一起来小明家做客,小明便邀请他们一起去爬坡,小明爬得可快了,他一边爬一边回过头来对伯伯、伯母喊:“我们来比赛,看谁先摸到大佛!”他的话音刚落,伯母手里拿的收音机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大家要爱护!”小明一听赶紧捂住了嘴巴,红着脸,低下头看着伯伯送给他的玩具枪,把在一旁泼水的小兔子给逗乐了,连正在玩摸瞎游戏的小猫和小熊也忍不住笑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生动的形象语言往往会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利用情境图给学生编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再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有趣的情景?”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再出示色彩鲜明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话。“b p m f ”的音已巧妙地包含在教师所讲的故事中,而情景图中“伯母手里拿的收音机的天线和喇叭提示了‘b’的形,小兔子用盆泼水组成了‘p’的音和形,小猫和小熊在花环下做摸瞎游戏的花环形状提示了m的形,小明胸前的玩具枪的形状提示f的形。在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认识去感知插图跟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这样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为学生读准b p m f的音,认清它们的形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低年级儿童自控能力差,无意注意占优势,直观、具体的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如在指导学生发a的音时,运用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点击小女孩的头部,即滑出了a的形,随即在屏幕上出现了小女孩唱歌的姿势,并伴有声音:“女孩唱歌a a a”,这样声情并茂的课件立即吸引了学生,学生很快就记住了a的音和形。另外,在音节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有趣的练习,如“玩转轮盘”点击鼠标轮盘开始转,指针指到哪个音节就让学习认读。再如“打老鼠”,每个地鼠头上写有音节,地鼠冒出来,让学生读,读对了点击鼠标,即打中地鼠,课件立即传出“你真棒”、“好棒呀!”等夸奖的语言。在如此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学习,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得到提高。
(三)把游戏、活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
心理学家表明,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如果整节课都让学生反复地认读声母、韵母,他们肯定感到枯燥无味。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因此,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让他们学得主动又轻松。如巩固a、o、e的四声,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即画一棵树,用红色的卡纸剪成苹果帖在上面,每个苹果都写着一个带调单韵母,老师读哪个,指名让学生摘下来。这比让学生反复认读效果会好得多。在教学拼音方法时,我制作了头饰,让学生分别扮演声、韵母,然后让学生玩推卡片活动,让学生知道b和a碰一起就可以拼出ba这个音节了,再利用口决“前音轻短后韵重,两音相连猛一碰”,配合演示动作,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掌握了拼音方法。在巩固复韵母ao、ou、iu时,可以设计游戏“组对子,交朋友”,即把a o e i u ü组对子,交朋友,看谁组得对,读得准。此外巩固声、韵母的音形还可以运用“开小火车”、“抢字母卡片”、“送字母宝宝回家”等游戏。
二、突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因而在这时候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记住yu中的u实际上是ü,y和ü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我就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儿歌来帮助记忆。有的学生编的是“小ü很骄傲,眼睛往上瞧,大y帮助它,摘掉骄傲帽”,有的编“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还有的编“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脱帽”……对于学生不同的编法,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有效动力。因为在前面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意呵护学生,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之后的拼音学习中,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编适合自己记忆的儿歌或口诀记住声、韵母的音、形,使课堂真正属于它的小主人——学生。
三、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拼音
汉语拼音在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上确实起到了重要的凭借作用。因此,我们还应该让拼音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去,给孩子营造学习拼音的氛围,让他们轻轻松松地把拼音学好。
(一) 让教室会说话
在教室,我力求创设一个有趣的拼音环境,教室的黑板、门窗、课桌椅、卫生角等都贴上了相应的名称的音节;学生每一本书上我都让学生用拼音写上了自己的姓名,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也办成了“拼音报”……走进教室仿佛就走进了拼音王国,让学生在拼音的世界中遨游。
(二) 把拼音带回家
在学完一课拼音字母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制作卡片,在家里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读。在学习完拼音后,让孩子给家中的家具或者自己心爱的玩具制作精美的拼音卡片,并挂在这些物体上,天天看,时时读,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所学的拼音知识。,
(三) 做生活的有心人
鼓励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并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勇于纠正不正确的发音。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拼音读本或画册,或者把自己喜欢的图剪下来贴在自己的本子上,再在旁边写上拼音,做成自己的拼音画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拼音学习中,真正把汉语拼音学好。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学拼音
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的学习也必须以兴趣为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教学首先就强调了趣味性,这是根据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易感枯燥乏味提出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
(一)利用有趣的情境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用的教材,在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帮助学生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再现了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的还含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同时还将情节画和提示字母音和形的画面融为一体,如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进行教学就增强了学习汉语拼音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组织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声母中b p m f前,我利用情境图给学生讲故事:小明家的后面有一座小山坡,可美了。山坡上长着绿绿的草和很多很多的树,草地上有五颜六色地蘑菇和野花,山坡上还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尊佛像。小路的尽头住着小明的好伙伴小猫、小熊和小兔。小明每天都要到山坡上去玩,他喜欢和小猫、小熊做摸瞎的游戏,也喜欢和小兔一起采蘑菇。今天,小明的伯伯、伯母一起来小明家做客,小明便邀请他们一起去爬坡,小明爬得可快了,他一边爬一边回过头来对伯伯、伯母喊:“我们来比赛,看谁先摸到大佛!”他的话音刚落,伯母手里拿的收音机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大家要爱护!”小明一听赶紧捂住了嘴巴,红着脸,低下头看着伯伯送给他的玩具枪,把在一旁泼水的小兔子给逗乐了,连正在玩摸瞎游戏的小猫和小熊也忍不住笑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生动的形象语言往往会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利用情境图给学生编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再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有趣的情景?”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再出示色彩鲜明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话。“b p m f ”的音已巧妙地包含在教师所讲的故事中,而情景图中“伯母手里拿的收音机的天线和喇叭提示了‘b’的形,小兔子用盆泼水组成了‘p’的音和形,小猫和小熊在花环下做摸瞎游戏的花环形状提示了m的形,小明胸前的玩具枪的形状提示f的形。在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认识去感知插图跟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这样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为学生读准b p m f的音,认清它们的形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低年级儿童自控能力差,无意注意占优势,直观、具体的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如在指导学生发a的音时,运用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点击小女孩的头部,即滑出了a的形,随即在屏幕上出现了小女孩唱歌的姿势,并伴有声音:“女孩唱歌a a a”,这样声情并茂的课件立即吸引了学生,学生很快就记住了a的音和形。另外,在音节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有趣的练习,如“玩转轮盘”点击鼠标轮盘开始转,指针指到哪个音节就让学习认读。再如“打老鼠”,每个地鼠头上写有音节,地鼠冒出来,让学生读,读对了点击鼠标,即打中地鼠,课件立即传出“你真棒”、“好棒呀!”等夸奖的语言。在如此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学习,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得到提高。
(三)把游戏、活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
心理学家表明,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如果整节课都让学生反复地认读声母、韵母,他们肯定感到枯燥无味。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因此,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让他们学得主动又轻松。如巩固a、o、e的四声,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即画一棵树,用红色的卡纸剪成苹果帖在上面,每个苹果都写着一个带调单韵母,老师读哪个,指名让学生摘下来。这比让学生反复认读效果会好得多。在教学拼音方法时,我制作了头饰,让学生分别扮演声、韵母,然后让学生玩推卡片活动,让学生知道b和a碰一起就可以拼出ba这个音节了,再利用口决“前音轻短后韵重,两音相连猛一碰”,配合演示动作,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掌握了拼音方法。在巩固复韵母ao、ou、iu时,可以设计游戏“组对子,交朋友”,即把a o e i u ü组对子,交朋友,看谁组得对,读得准。此外巩固声、韵母的音形还可以运用“开小火车”、“抢字母卡片”、“送字母宝宝回家”等游戏。
二、突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因而在这时候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记住yu中的u实际上是ü,y和ü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我就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儿歌来帮助记忆。有的学生编的是“小ü很骄傲,眼睛往上瞧,大y帮助它,摘掉骄傲帽”,有的编“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还有的编“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脱帽”……对于学生不同的编法,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有效动力。因为在前面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意呵护学生,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之后的拼音学习中,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编适合自己记忆的儿歌或口诀记住声、韵母的音、形,使课堂真正属于它的小主人——学生。
三、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拼音
汉语拼音在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上确实起到了重要的凭借作用。因此,我们还应该让拼音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去,给孩子营造学习拼音的氛围,让他们轻轻松松地把拼音学好。
(一) 让教室会说话
在教室,我力求创设一个有趣的拼音环境,教室的黑板、门窗、课桌椅、卫生角等都贴上了相应的名称的音节;学生每一本书上我都让学生用拼音写上了自己的姓名,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也办成了“拼音报”……走进教室仿佛就走进了拼音王国,让学生在拼音的世界中遨游。
(二) 把拼音带回家
在学完一课拼音字母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制作卡片,在家里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读。在学习完拼音后,让孩子给家中的家具或者自己心爱的玩具制作精美的拼音卡片,并挂在这些物体上,天天看,时时读,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所学的拼音知识。,
(三) 做生活的有心人
鼓励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并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勇于纠正不正确的发音。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拼音读本或画册,或者把自己喜欢的图剪下来贴在自己的本子上,再在旁边写上拼音,做成自己的拼音画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拼音学习中,真正把汉语拼音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