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

【作者】 李勤昌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梅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众所周知,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集勇敢与智慧于一身的先辈们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不仅意义非凡而且价值更是不可估量。近年来,国家在进行人才培养计划是越来越注重于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初中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主科,综合性极强,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下面将对这一措施的相关对策进行探析。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对策

  引言: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初中时期正处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语文这一学科作为初中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初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所以在这一时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初中生进行深入了解学习,并且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启发和指导,将会在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着明显的缺失现象。所以,加强初中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这一文化的延续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提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价值之大,国家方面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并且社会各界都在推广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改革,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比较强的优秀人才。初中语文这一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所占比重较大的学科,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也因此而承担着让初中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
  初中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时代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使命,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对于处于这一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此时正是他们了解社会,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而经典而全面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参照作用。学习孔夫子的《论语》可以使初中生学习到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到孝敬父母的责任,体会到实现理想道路的艰难,只有付出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通往理想的彼岸。学习历代君王治理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可以为初中生将来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参照作用。从古代君王实施仁政得民心而国家繁荣昌盛的伟大壮举中理解到治国之道。学习历代忠臣良将为了国家而舍弃小我的伟大精神而培养初中生爱爱国情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这些都是初中生成长路上的伟大财富。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向初中生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当下的教育条件有限,所以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生中的普及力度不够大,效果也不够明显。大部分学习并没有组织专门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理念的学习,而只是语文教师在讲到相关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时,进行简单的提示,而不做深入探讨。而初中生由于资源有限且大部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因而探讨兴致不高,且加上了解学习渠道过于单一的原因致使他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只停留在表层阶段。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关对策
  3.1定期举行相关活动,激发初中生探究兴趣
  对于任何事物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充分的兴趣才会开展下一步的学习,研究,以及更加深入的探讨,初中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其这一关键因素,来引导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开展一系列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便是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途径之一。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每天课堂正式上课之前给初中生十分钟的故事讲解时间。老师可以让初中生来讲《水浒传》实行这一环节。教师根据花名册上面的顺序,让学生按照顺序每天一个人进行一回的讲解。教师提前把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课下根据自己所要讲的章节自主进行资料查询等相关的准备。讲解方式多元化,学生可以根据原文以故事的形式通读下来,也可以声情并茂用自己的话编制成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还可以提前寻找搭档进行角色扮演。使故事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具体。如此一来不但激发了初中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与探究当中来,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查询相关的资料,从而也起到了丰富自身知识的目的。
  除了每天课堂十分钟讲故事这个环节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古诗词背诵大赛,《论语》听写大会,甚至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根据当地的条件情况,组织学生一起参见关于历史遗迹探访查等活动来激发初中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3.2语文教师加强重视,深层挖掘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初中生的知识面并不宽广,学习能力有限,获取资料途径也相对单一,所以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渗透,离不来初中语文教师的努力。这要求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的课堂讲解中,当涉及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时,要提前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让初中生课前自主查询资料,对于这一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初中生一起学习探讨,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前,可以请学生上台发言,对自己查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展示和共享,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由于初中生不了解文化背后的相关时代背景,所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自己所查询到的资料这一层面,所以需要教师在将学生查到的知识进行总结补充之后。在带领学生一起对这一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从而使学生可以结合历史背景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也可以加强对于这一优秀出传统文化的记忆。
  3.3初中生注重积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只停留在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下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查询更多的资料,才能更为全面地了解我们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针对于这一点,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语文积累作业,鼓励初中生利用课下时间,积极主动地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并且每天都要摘取一段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记录在自己的语文积累本上,并且可以在早读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朗读记忆,还要鼓励初中生学会将自己积累到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片段运用到自己的作为中去,从而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不断提升。为了监督初中生认真高效地完成积累任务,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对积累本进行抽查,并且选出优秀的积累素材在全班进行展览,然后给他们进行适当的奖励比如一直铅笔或者一个笔记本,还可以进行小组加分制度评比出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给初中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些动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让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更全面地渗透,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既需要教师定期举行相关的活动,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需要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和探讨,为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努力学习,做好时代的接班人,使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徐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中学教育参考,2018(28):141-145.
  [2]牛红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J]. 学周刊, 2019(24):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