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作者】 何小梅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特殊教育学校
【正文】 作文,一直是困扰着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问题。本来,对于认知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讲,作文谈不上一件容易的事,而对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更是件头痛的事。那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结合自己多年农村任教的经历与做法,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解决小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作文就和说话一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我就降低学生写作的要求,不给学生太多束缚、让学生放胆去写;鼓励学生把心里想的,想说的话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我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喜欢写作文的动力。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例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或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或把学生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和其他各类报刊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加强写作素材的积累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致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情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写出来的内容空洞、语言生硬,没有美感。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加强背诵。背诵也是一种模仿,因此我会要求学生多背书,背一些名家作品、名人名言,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段落。久而久之,脑海里词汇量增多,在写作文的时候,好的词句情不自禁会从口中溢出。
其次是摘抄好词佳句。从三年级开始,我便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集本,把所学课文,和课外阅读的书籍中的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利用早读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半小时。这样日积月累,不但学生的采集本越来越丰富,说起话来也能出口成章了。
第三是阅读与赏析。就是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从五年级起,我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种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时的参考,并定时检查,评议谁做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读书、写作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第四是坚持写日记。好素材源于生活。因此,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习惯。为避免学生日记记流水账,我就经常指定一些内容给他们写,如写学校的活动,写学习收获,写读后感,写观察日记,写随笔等。总之,写日记成了我让学生练笔的主要内容。坚持写日记,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不但增强了乐趣,还积累了写作素材。久了,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三、采取多样方式促写作
1、复述故事。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为了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写作状态,形成轻松的写作氛围,在作文教学中,我偶尔会把学生聚在一起,把一个故事录下来,分几段放给学生们听,你一句我一句,相互补充想象,学生写出来的故事大都通顺流畅、具体,我再抓住时机给他们表扬和鼓励。这样的写作课使学生心情愉快,既有了成功的体验,又减轻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创设情景。
我经常在作文教学课上为学生创设的一些情景:观察一幅有意义的画、听(讲)幽默故事等,指导学生明确观察任务,然后按要求写下来。创设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在轻松愉快中学作文。
3、借助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寓于有趣味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组织朗诵会、写字比赛、书画展、词语接龙等活动,趁着学生兴致高昂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观察重点等,帮助他们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大都清楚、完整、有条理,往往能写出真情实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读写结合必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每学一个字,不仅要会读能写,更重要的是会用。在课堂上多进行句子训练,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日后写作文打好基础。
5、佳作鉴赏。
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用佳作鉴赏诱发学生的创作。在作文训练课上,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采用“佳作引路一学生评价一老师点拨一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一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
作文评价也是一个维持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过程。教师的评语可能是一语中的,但学生未必能深刻地去领会;学生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可又觉得老师的要求高不可攀。老师把学生的范文在班上一读,学生就纷纷效仿。学生都有从众模仿的心理,运用到作文评改中,就是让学生互评互改。由于学生年龄相近、心境相通,比教师更容易发现同学作文中的出色之处,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修改意见也更能让学生接受,评价者本人也能得到较大的启迪。比教师单方面参与评改效果更好。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他们一定可以描绘出精彩的篇章。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解决小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作文就和说话一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我就降低学生写作的要求,不给学生太多束缚、让学生放胆去写;鼓励学生把心里想的,想说的话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我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喜欢写作文的动力。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例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或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或把学生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和其他各类报刊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加强写作素材的积累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致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情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写出来的内容空洞、语言生硬,没有美感。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加强背诵。背诵也是一种模仿,因此我会要求学生多背书,背一些名家作品、名人名言,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段落。久而久之,脑海里词汇量增多,在写作文的时候,好的词句情不自禁会从口中溢出。
其次是摘抄好词佳句。从三年级开始,我便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集本,把所学课文,和课外阅读的书籍中的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利用早读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半小时。这样日积月累,不但学生的采集本越来越丰富,说起话来也能出口成章了。
第三是阅读与赏析。就是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从五年级起,我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种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时的参考,并定时检查,评议谁做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读书、写作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第四是坚持写日记。好素材源于生活。因此,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习惯。为避免学生日记记流水账,我就经常指定一些内容给他们写,如写学校的活动,写学习收获,写读后感,写观察日记,写随笔等。总之,写日记成了我让学生练笔的主要内容。坚持写日记,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不但增强了乐趣,还积累了写作素材。久了,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三、采取多样方式促写作
1、复述故事。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为了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写作状态,形成轻松的写作氛围,在作文教学中,我偶尔会把学生聚在一起,把一个故事录下来,分几段放给学生们听,你一句我一句,相互补充想象,学生写出来的故事大都通顺流畅、具体,我再抓住时机给他们表扬和鼓励。这样的写作课使学生心情愉快,既有了成功的体验,又减轻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创设情景。
我经常在作文教学课上为学生创设的一些情景:观察一幅有意义的画、听(讲)幽默故事等,指导学生明确观察任务,然后按要求写下来。创设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在轻松愉快中学作文。
3、借助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寓于有趣味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组织朗诵会、写字比赛、书画展、词语接龙等活动,趁着学生兴致高昂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观察重点等,帮助他们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大都清楚、完整、有条理,往往能写出真情实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读写结合必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每学一个字,不仅要会读能写,更重要的是会用。在课堂上多进行句子训练,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日后写作文打好基础。
5、佳作鉴赏。
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用佳作鉴赏诱发学生的创作。在作文训练课上,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采用“佳作引路一学生评价一老师点拨一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一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
作文评价也是一个维持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过程。教师的评语可能是一语中的,但学生未必能深刻地去领会;学生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可又觉得老师的要求高不可攀。老师把学生的范文在班上一读,学生就纷纷效仿。学生都有从众模仿的心理,运用到作文评改中,就是让学生互评互改。由于学生年龄相近、心境相通,比教师更容易发现同学作文中的出色之处,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修改意见也更能让学生接受,评价者本人也能得到较大的启迪。比教师单方面参与评改效果更好。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他们一定可以描绘出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