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主题意义下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

【作者】 潘柯颖

【机构】 重庆市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要求,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应用而生,它是让同学们完成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教学模式,将它运用到初中英语影视欣赏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一定的研究,以此提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概述;驱动性;核心素养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活动过程和创造过程,倡导在实际问题的驱动下,学习者以合作的形式充分参与问题解决和项目实施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英语教学应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进度、考试压力、教学资源等原因的制约,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和工具书,机械地按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导致英语教学与生活现实严重脱节,学生无法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现实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逐渐减弱,甚至缺乏耐力。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述
  项目式学习,主张教师围绕真实问题创设项目情境,提供项目素材,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及技能,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形成项目成果,并进行展示与评价。项目式学习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体验式学习”,强调“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动手、动脑、交流、合作、展示,主动参与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不仅契合了“双减”政策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需求,而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及思维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初中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真正达到英语教学的“学做合一”。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融合多种技能的活动,其关注的本质在于主题,而不是特定的语言目标。因此,开展项目式学习能够拓展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知与探索,促进学生的意义探究,触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完成项目—展示成果”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需要包含真实情境、驱动问题、项目计划、多元支架、成果展示及评价反思,既要聚焦单元主题,又要关联真实生活;既要引发学生的实践与探究,又要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以及多元化的媒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学习效率,引发学生的多模态学习,让项目学习真正发生。  
  二、主题意义下的英语项目式学习路径
  (一)研磨驱动性问题,有效启动项目
  项目启动,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聚焦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深挖主题意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精准把握学情,确定项目任务,并提出能够牵动整个项目实践的驱动性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好的驱动性问题,首先应与单元教学的目标及主题相一致,要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意义延伸。此外,一个优质的驱动性问题应该自带“真实”的属性,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驱动学生进行持续的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使学生有条理、有深度地思考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我们不能随意提出一个问题,就要求学生去“做项目”,而应集合整个学段、整个年段的力量,精心研磨驱动性问题,思考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能否指向核心知识,能否发展学生的高阶认知,是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挑战性等,从而实现以高质量的驱动性问题有效启动项目的目标。
  (二)创设真实情境,有效推进项目
  主题意义是在文本与学生个体的积极互动中形成的。在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项目活动中,我们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将项目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区服务、互联网及重大时事等相关联,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以真情境、真任务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有效推进项目实施。在项目活动中,我们要创新情境活动,并在情境中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巧妙借助微课、图示工具、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分解项目任务,以若干的“小项目”有效推进学生的项目实践,明确学生“做项目”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开展持续性评价,有效激活项目
  项目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催化及助力作用,以发展性、过程性的评价,有效激活项目,并将评价贯穿于整个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生的项目实践,从而实现项目式学习的持续性。此外,我们还要以评价深化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通过个体及团体等多维的角度,参与到项目评价的过程中,并通过组间的互动评价,促进学生对项目内容的交流与反馈。
  在项目式学习的评价设计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对自己及小组的项目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完善“Evaluation of project”,通过评价量表、评价曲线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实践做出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实践,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性。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对本小组的学习实践做出评价,以组间的交互评价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推进项目活动的持续性发展。在小组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还要鼓励学生对小组成员的学习实践进行评价,以评价深化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深化小组之间的有机互动,促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简言之,项目学习的本质是创新的“教”与“学”方法的转换与聚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法,开启研究性学习的新篇章。在项目学习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语言回归生活,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设计真实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探索过程,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在设计项目活动时,我们应该注意驾驶问题的设计。问题应与主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围绕驱动问题进行有意义的合作与探索,努力让学生在确定目标、实践探索、展示和评价的过程中体验项目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玉.英语项目式学习的要素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1(4).
  [2]将雅煖.利用项目式学习优化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7).